设为首页今天是

甘于清贫 服务社会

2015-6-1 08:57|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22315| 评论: 0|原作者: 叶县法院 郑艳申

摘要: 李克强总理曾经说到的“当官就不要想发财”,作为一名公务人员,我们必须有甘于清贫的精神,以服务社会的心态去参与社会建设,做好本职工作。 当然,甘于清贫是一种价值追求,这种价值追求适用于整个社会群体,适用 ...
     李克强总理曾经说到的“当官就不要想发财”,作为一名公务人员,我们必须有甘于清贫的精神,以服务社会的心态去参与社会建设,做好本职工作。

当然,甘于清贫是一种价值追求,这种价值追求适用于整个社会群体,适用于这个社会中的每一个人。而之于公务人员而言,我们则更应以严格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更应该做到甘于清贫。更或者说,甘于清贫对他人而言更多的是道德层面的要求,而之于公务人员来讲,更多的责任纪律层面的要求,我们不能因抱怨自己的工资少、待遇低,而通过工作中的那一点点的权利去谋取私利,否则就可能违犯了党纪国法。

如我们所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各项建设虽蒸蒸日上,社会中的形形色色的诱惑不断出现。金钱与权力似乎又可以概括这些不同的诱惑。为了金钱,人类群体只为暂时的眼前利益而不自觉地以多数人的共同行为来伤害着我们生命所依附的地球,相信PM2.5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再也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了;为了权力,各种“苍蝇”、“老虎”为满足个人私欲,各显身手牟求政治与经济上的私利。

是的,正是因为不能甘于清贫,人们纷纷成为金钱和权利的奴隶。为了实现他们眼中的“功成名就”,人们不断地使这个社会的政治与商业伦理、道德与法律失去底线。青年学者熊培云在其《我们总得有些长远打算》一文中指出:“现在很多人都在谈底线了。这是坏事情,当然也是件好事情。说它坏,是因为今天中国各行各业都失去了底线;说它好,是因为我们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样的说法很有道理,但笔者更认为中国社会进入的是一个“拉低底线-讨论底线-继续拉低底线”的往复循环的怪圈。几乎每一次人们讨论完何为社会底线,容忍了上一个底线之后,又总会有新的社会现象来进一步拉低人们关于社会底线的容忍度。

笔者自然相信这个社会中美好的存在,也相信很多人都可以保有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底线。但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安贫乐道,不以欲伤生,不以利累己呢?这个时代又究竟有多少人还是以“一箪食、一瓢饮”的姿态而继续怀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主义者呢?相信你我对此都不会乐观。正是社会对于金钱的整体性迷恋使安于清贫这种精神有了其被推崇的必要。安于清贫的精神也因此有了其时代意义。

弘扬甘于清贫的精神正是为了提升社会群体的底线意识,进而提升社会整体的责任意识与道德伦理。甘于清贫,是希求更多的人成为理想主义者,有责任、有担当,愿意以天下为己任。一个充满理想主义的、拥有公民意识的社会才可能是一个前途无量的社会。而这样社会的建立又必然寄希望于有人愿意甘于清贫、坚守理想与良心。公务人员更应有此决心去成为这样的理想主义者。

当然,公务人员追求幸福而富裕生活得权利不可剥夺。我们欢迎物质丰富的生活状态,但我们反对为此而丧失道德伦理而采取索贿、受贿等牟取私利的行径。公务人员都应怀着一颗安于清贫的心。这颗安于清贫的心最起码是意味着每一人在追求富裕的道路上一定要坚守底线。当然,如果有人愿意以“一旦食,一瓢饮”的姿态来做一些理想主义者的追求,那更是这个社会的万幸了,我们也当然希求有更多的这样的理想主义者。

同样是学者熊培云所言:“所谓美好社会的密码,无外乎人人能为真自由担起责任。”公务人员更应担当其自身对于社会的此种责任,这就必然要求公务人员做到安于清贫,不成为金钱与权势的奴隶。否则,该如何为真自由担起责任呢?所以,让我们弘扬安于清贫的精神,促使更多的人担当社会责任,进而期许一个更为美好的社会。让我们怀着安于清贫的时代精神,不断推动社会的真正进步。让我们携手前进、一路同行,这个社会的明天也必然因此而更为美好。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