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今天是

北宋皇族赵椿后裔徙居豫西鲁山和山西阳城等地探秘〔网站首发〕

2015-11-15 22:3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06929| 评论: 0

摘要: 北宋皇族赵椿后裔徙居豫西鲁山和山西阳城等地探秘〔网站首发〕时间:2015-11-13 11:00:16作者:赵宗清来源:作者原创查看:1079评论:0内容摘要:赵姓出自嬴姓,是古帝王少昊的后裔。赵姓的得姓始祖是少昊的裔孙造父 ...

北宋皇族赵椿后裔徙居豫西鲁山和山西阳城等地探秘〔网站首发〕

时间:2015-11-13 11:00:16  作者:赵宗清  来源:作者原创  查看:1079  评论:0
内容摘要:赵姓出自嬴姓,是古帝王少昊的后裔。赵姓的得姓始祖是少昊的裔孙造父。由于造父在西周周穆王时因平定徐偃王叛乱立下了大功,周穆王便把山西洪洞赵城赐给他,以封地为姓,自此以后,造父族就称为赵,世系周祥。至造父的第七代子孙叔带时,率领子孙迁往晋国,后来建立赵国,史称“去周如晋,赵姓始昌”

北宋皇族赵椿后裔徙居豫西鲁山和山西阳城等地探秘


作者: 赵宗清


(赵宗清 微信号:zhaozongqing1  emaillsxzfwsyjh@139.com

 

                              

 

    常言道:“国有史家有谱,国无史则纲纪必乱,家无谱则昭穆必紊”,故修史续谱之举,为历代官府和民间所重视。家谱、方志和正史同为中国历史之三大支柱,是宝贵的文化资源。国史为纲,家史为目,家史是国史的重要补充,没有家史就没有完整的国史。凡家修谱,就是续写家史,旨在弘扬家风,继传家训;承先人优良之传统,励后代奋发之志气。吃水不忘源头,望木而思根本,因此说家有谱,犹如水之清源不断,木之根本不失也。世人只知黄金贵,家史贵重胜黄金,若无黄金尤可找,若无家史何处寻,说明家史在各个姓氏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之重要。

    赵姓出自嬴姓,是古帝王少昊的后裔。赵姓的得姓始祖是少昊的裔孙造父。由于造父在西周周穆王时因平定徐偃王叛乱立下了大功,周穆王便把山西洪洞赵城赐给他,以封地为姓,自此以后,造父族就称为赵,世系周祥。至造父的第七代子孙叔带时,率领子孙迁往晋国,后来建立赵国,史称“去周如晋,赵姓始昌”。在赵国灭亡时,赵姓已分布以下地区:赵城、耿、原、晋阳、代、邯郸、武城、真定,在今山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都有赵姓。赵国的疆域包括今陕西一部分,赵武灵王时开疆拓土,疆域扩充至河套地区,赵亡前赵姓的活动范围还包括今陕西、内蒙古。秦始皇灭赵国后,把代王赵嘉派往西戎,赵姓随之迁往甘肃,赵嘉之子赵公辅裔孙世代居住在天水(今属甘肃),形成一个望族;赵王迁被秦始皇流放到今湖北房县,子孙在今湖北繁衍。西汉时赵王迁的后裔迁居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此地原属河间,因此涿郡赵氏又称河间赵氏。公元960年,祖籍河北涿郡的赵匡胤建立宋朝,直至公元1127年北宋亡国,赵姓皇室一直大封宗室为郡国王公。所谓郡国,仅仅只是食其采邑,受封王公并不居住在郡国之地,而是集中居住在京师。直至“靖康之乱”,金兵攻入北宋京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市),俘虏了赵姓宗室二千余人北上,将宋徽宗宋钦宗及其宗室囚于国城(今黑龙江省松花江下游)。赵姓宗室中未被金兵俘虏的也都于“靖康之乱”后,纷纷从汴京逃出,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中宋徽宗十九子汉王赵椿逃难到豫西伏牛山东麓鲁山县繁衍生息,鲁山赵村赵姓遂成为赵姓家族在中原地区和山西阳城等地繁衍的主要支脉。

赵椿五世孙赵必,又名赵升,南宋鲁山赵村人,系宋太宗赵光义11世孙。曾游历首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在书铺从事诉讼与公文的写作,后在海南文昌居住时著有《朝野类要》一部笔记。《朝野类要》与普通的文人笔记不同之处,是这部笔记具有的辞书特征。历来的书目著录,或是将其归入史部政书类、故事类,或是将其归入子部杂考类。这些归类都反映了《朝野类要》的这种特征。这部笔记篇幅共两万余字,分门别类地对宋朝的各种典章制度以及习俗用语的由来与变迁做了扼要的介绍。《朝野类要》自南宋端平三年(1236)由编者赵升刊行后,几乎就没有得到广泛的流传。不仅《宋史·艺文志》没有著录,大量的现存宋代类书和笔记也不见引用的痕迹,宋以后的元代也没有记录。到了明代才见到著录、引用、刊刻,而且也为数不多。到了清代编修四库全书,刊行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朝野类要》才像新出土的文物一样,广为人知,并得以广泛传播。《朝野类要》的这种遭遇,与编纂者赵升的平民出身和生平有着极大的关系。中国文学史上流传至今日的笔记小说,多为官僚士大夫所作。而《朝野类要》,则是一部少见的士大夫阶层以外的人的作品。在士大夫成为支配阶层的宋代,一生没有进入仕途的赵升,人微书轻。在刊刻过后,岁月很快就将《朝野类要》一书,连同赵升的生平事迹一并湮没了。

其子赵琏迁居许昌,元顺帝时任礼部尚书。至正二十六年(1366)五月,张士诚率领江苏盐民起义反抗元朝统治,因为元朝大军压境,难以抵抗,诈降于元,并寻机坑杀朝廷命官赵琏;赵琏之子赵镝因父功被元人留朝任用。元末明初战争中,赵琏堂侄赵友和、赵友善为明朝建立出谋划策,赵友善因为有功于明王朝被封为治安侯,其子赵升(因崇拜赵必祖德,故重名纪念)世袭侯。赵友善曾孙赵琏(因崇拜先祖赵琏,也重名纪念)。前赵升著的《朝野类要》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完结,后赵升接着续写,终于大功告成,把续写的《朝野类要》献给明朝永乐皇帝,手稿由其后代保存流传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1967年秋文化大革命运动波及山区时《朝野类要》手稿在赵村宽步口村书香世家赵宗国处被红卫兵焚烧,一起被烧毁的还有赵村赵氏家谱、四书五经等大批线装古籍,殊为可惜。

    下边文稿内容系根据宋太宗35世孙赵宗国对《朝野类要》的片段记忆,以及查阅相关史料、《鲁山县志》和河南省鲁山县赵村、楼张及山西阳城县等地赵氏家谱整理而成。

 

赵匡胤奉天尊道成大器

 

从乱到治,从治到乱,周而复始,延沿不息,这似乎是历史的规律。在历史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往往出现许多惊人相似的事件,但这些事件又不是简单的重复。周治八百载,到诸侯纷争,五霸七雄混战;汉统四百年,到三国、两晋、南北朝,厮杀了四百个春秋;唐朝贞观之治何等辉煌,而到了五代十国,简直乱成了一团麻,在短短的五十三个年头里,中原地区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窃权篡位,征战杀戮,真是大好河山飘洒腥风血雨,肥原沃野到处饿殍狼藉。到了公元960年,具有雄才大略的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在汴京登上了帝位,削平藩镇,天下一统,建立了大宋王朝,史称北宋。北宋建立后先后统一了尚存的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汉等政权,基本实现了全国的统一,加上后来的南宋,共历十八位皇帝,赵宋王朝给中国带来320年的稳定和繁荣。

聚居在河南省鲁山县赵村的赵姓家族世世代代讲述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大宋赵姓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系赤脚大仙转世。因为凡世混乱,玉皇大帝聚集众仙议事,遂命紫微星下凡做人主。散朝时紫微星路遇赤脚大仙,赤脚大仙戏言:紫微下凡不是时机,人世正乱,你可要受磨难了。紫微星听了回宫拜见玉帝,说不愿下凡做人主。玉帝明知道是赤脚大仙多嘴,遂宣赤脚大仙上殿听宣,命你先下凡先打平江山,之后再由紫微星下凡请座。赤脚大仙无奈先下凡,并与紫微星相约,我先你下凡打平江山,你必须保我,天下一统了你再坐江山。二仙相约说定转世,赤脚大仙转世为宋太祖赵匡胤、紫微星转世为宋太宗赵光义。经过多年征战,赵匡胤结束五代十国混乱局面,建立了大宋王朝,在位24年传位于弟弟赵光义。宋太宗传六世至宋徽宗,时有赤须龙下凡转世为金兀术在金国与大宋为敌。适逢如来在大雷音寺讲法,聚众仙听道,龟灵圣母不慎放一臭屁,护鼎佛金翅大鹏认为龟灵圣母对佛祖不敬,就啄瞎龟灵圣母一只眼,两仙结仇;如来佛祖命金翅大鹏转世为岳飞,保大宋护万民,不料想龟灵圣母与赤须龙勾结下凡作乱,龟灵圣母转世为秦桧老婆,与赤须龙转世的金兀术里应外合,害死岳飞。

仙境一小事,凡世大劫难。赵宋王朝尊道文化由此延续下来。这个神话传说一是表明宋朝的建立是符合上天旨意,二是说明道教在北宋国家意识形态里已经起到主导作用。

早在北宋初年,赵匡胤、赵光义两个皇帝就十分推宠道教。太祖赵匡胤在未作皇帝之前,便与道士有所交往。他在夺取后周政权时,也曾利用 “符命”为其制造舆论。特别是华山道士陈抟,曾以此帮助他积极争取群众。称帝以后,尽管尚在戎马倥偬之际,即对发展道教给予极大的关注。他亲自召见道士苏澄、王昭素等人,并登门请教“治世养生之术”,赐赠封号财物。他还集京师道士对其学业进行考核,并斥退品学不良者,以提高道教的素质;又对张陵以后道教的陋习作了整顿,这些措施对道教本身的发展都大有好处。宋太宗赵光义召见道徒的活动更为频繁,并对黄白等术颇感兴趣。在他统治时期,陈抟、丁少微、王怀隐、陈利用、 郭恕先、张契真、赵自然、柴通玄等道教名家均曾受到尊宠。他还不断地兴建宫观,又积极搜集道书,命散骑常侍徐铉等人校正,删去重复部分,共得三千七百三十七卷,分赐各地宫观。本来由于五代之乱,造成“道教微弱、星弁霓襟、逃难解散、经籍亡逸、宫宇摧毁”的衰败局面,经过宋太祖和宋太宗的大力扶持之后,遂使道教得以逐渐恢复,并为它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到宋真宗赵恒时,便把这种崇道政策推向了 一个高潮。宋真宗即位后,赵宋王朝的统治已日益巩固,社会经济也比较繁荣。“澶渊之盟”以后, 外部威胁暂告缓和,使得他有更多的精力和物力来扶持道教。有学者认为,宋真宗为了达到以神道设教的整治目的,便从道教中立一位赵姓者作为圣祖。他假托梦寐,捧出“神仙”赵玄郎为道教的圣祖,利用百姓心理致举国上下醉心宗教,以此来掩饰对北方军事和外交的失败。宋徽宗赵佶赵继位后,为了发展道教,甚至不顾国家财力的匮乏而大兴宫观,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八月,京师神霄宫建成,徽宗亲自撰文并书写《神霄玉清万寿宫记》,刻于碑上,以碑本赐天下摹勒立石,于是神霄玉清之祠遍天下。在崇宁、大观年间,还于茅山建元符万宁宫,在龙虎山迁建上清观,增建靖通庵、灵宝观等,使宋代出现宫观盛极一时的现象。由于宋代皇帝崇道、全国人民对道教热衷,宋代道教的管理机制、理论、著作、派别等多个方面都获得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宋王朝至靖康之难时已经历一百六十余年,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除了烧杀抢掠之外,更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靖康之耻导致北宋的灭亡,深深刺痛汉人的内心,南宋大将岳飞在《满江红》中提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因金兵南侵,大宋朝失去半壁江山,徽钦二帝被虏金国五国城,坐井观天,受尽屈辱。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帝位,是为高宗,改元建炎。国都后迁至临安(今浙江杭州),故史称南宋。赵构匆促登上了皇位,由于大敌当前,人心不定,他为了保住自己的统治,表面上不得不装出"抗金"的姿态,起用抵抗派李纲为宰相,后来又任用李纲推荐的老将宗泽为东京留守李纲上任以后,积极抗金,提出了十条建议,反对割地求和当时有较大影响的抗金武装:太行山八字军红巾军;五马山军水泊梁山军李纲和宗泽主动联络黄河两岸的抗金武装力量,鼓舞了人民的斗志多次挫败了金兵再攻汴京的企图南宋也出现了许多抗金将领如韩世忠、岳飞等。金统治者发动的侵宋战争,旨在掠夺人口、财物,其性质是非正义的。仍处于奴隶制的金国在占领区实行落后的政策,它下令“以人口折还债负”,即把负债者变为奴隶,并捕捉壮丁到西夏和蒙古地区换战马,这些作法破坏了社会的正常发展,使民族矛盾上升为当时的主要矛盾,激起了风起云涌的人民抗金斗争。这时,各种忠义社、山寨、水寨等抗金人民武装遍布今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湖北、淮北等地,总人数达几百万人其中著名的有八字军、五马山寨义军、红巾军等。具有强烈爱国思想的宋徽宗十九汉王赵椿之孙赵汝昱、赵汝昮主动请缨,带领少数精干人马进驻金国统治重镇山西洪洞一带,以做丝绸和粮食生意为掩护秘密进行抗金活动,经商经费由南宋朝廷提供,刺探情报,伺机行动,为朝廷在黄淮地区的抗金斗争提供支持

 

汉王赵椿大难不亡逃深山

 

宋太宗七世孙赵佶宋徽宗有三十一子,长子宋钦宗赵桓,九子康王赵构,十九子汉王赵椿。史载除九子康王赵构外,其余诸王子有六个早死,剩余王子在靖康之难时全部被金兵俘虏。据鲁山县赵村和山西阳城县等地赵氏家谱记述:十九子汉王赵椿自幼体弱多病,有一次患重病奄奄一息,皇宫太医手足无措,向皇帝禀报汉王将亡,请旨把汉王赵椿送到宫外,免得邪气萦绕皇宫。这事被经常在皇宫走动、与宋徽宗交情颇深的著名道士林灵素见到,就将汉王赵椿带到宫外,用精湛医术救活,寄养于登封嵩阳道观。林灵素(10751119),字通叟,温州(今属浙江)人。为道士,善雷法,以法术得幸徽宗,赐号通真达灵先生,加号元妙先生、金门羽客。宋徽宗得知林灵素救活汉王赵椿的事非常感激,重修嵩阳道观,道观所需资金全部由朝廷供应。

汉王赵椿在嵩阳道观得以重生,入道修炼,不闻观外之事,渐渐长大成人。靖康之难时十万金兵攻破京师汴梁,国破家亡,数千皇室成员和达官显贵被押送北国,赵姓皇族四散逃亡。当时赵椿在道观潜心修道,得知京师被金兵攻破的噩耗,嚎啕大哭,几次欲自尽殉国,被道观道长劝阻。道长劝告赵椿:此乃天意,人力不可挽回。胡虏者狐也,狐不伤牛,你可避难于卧牛之腹,方可保留皇族一脉。赵椿遵照师命,独身南遁至八百里伏牛山东麓鲁山城西部百里深山老林,隐去祖籍和皇族身世,衣耕为食,儒武修身,四旬成家,八旬善终,葬于村西二百步外柞林,座西向东,后人称之为“老坟垭”。赵椿生有一子叫赵善正,正有二子汝昱、汝昮。赵椿六十大寿时曾经作一首童谣,称之为《抱椿歌》,歌曰:“椿树椿树你为王,你长粗来我长长,你长粗来建楼阁,我长长来穿衣裳。”其大意为:立祖者,汉王赵椿,启蒙后人发奋读书,努力上进,堂堂正正做人,成为有用之“椿”。赵椿后代牢记祖先教诲,每年正月初一五更,少年儿童抱着椿树唱《抱椿歌》,激励上进。赵椿在世时候,有好多江湖侠士劝赵椿复立王位,他都谨遵师命,踏踏实实当一个平民,修身养性,精心修道,教化族人,立村名赵家村。赵家村一族人丁兴旺,除了南宋时移居山西洪洞、阳城的一支外,后代大部分散居在鲁山县尧山、下汤、董周、城东赵庄和汝州等地,逐渐成鲁西望族,繁衍至今。

赵椿八旬将近时,深秋时节有一个客居宽步口白云寺的道人骑驴拜见他,道友相见,意气相投,相约到白云寺后山赵老嘴谈经论道。赵椿欣然赴约,两位道友在赵老嘴居住多时,十分快乐。一日赵椿顿觉神情恍惚,游满回家,给家人留下遗言:我与张果老在赵老嘴魂已归天,请子孙不要喧哗,自此不语,赵椿终老。其遗体在家停放七天不会僵化,家人才把他安葬。

流传在豫西鲁山、宝丰、登封一带的民间长篇评书《嵩阳泪》说的就是汉王赵椿“靖康之难”后从登封逃难到鲁山县伏牛山深处避难隐居的故事。《嵩阳泪》通篇贯穿着爱国主义的主线,国恨家仇集于一身,故事情节感人,主人公命运跌宕起伏,催人泪下。

 

赵汝山西抗金留美名

 

南宋虽偏安于秦岭淮水以南,国家虽小却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发达、古代科技发展、对外贸易、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一个王朝。南宋由于军事力量较弱,后通过绍兴议和向金国称臣纳贡,后来金国几度南征都未能消灭南宋,而南宋也有过数次北伐皆无功而返,南宋和金国形成对峙局面,双方以秦岭淮河为界。宋高宗赵构及其后代虽然懦弱,但南宋老百姓并不怯懦。据明代赵升补记的《朝野类要》记载,赵汝昱、赵汝昮以皇族后裔身份接南宋朝廷密旨,以商人名义进驻山西洪洞。后来因老家鲁山赵村需要有人侍奉赡养老人,赵椿长孙赵汝昱守家,赵汝昮北上山西抗金。当时,南宋与金国西辽大理西夏吐蕃13世纪初兴起的大蒙古国为并存政权。游牧民族对宋朝先进生产关系的毁灭性打击,使一直处于上升阶段的东方先进文明,从此逐渐转向衰落,最终没落于世界主流舞台之后。其中,蒙古高原地区的众多蒙古部落原为金国的臣属,随着金国的衰落, 蒙古部落也开始壮大起来,逐渐脱离金国政权的统治。金泰和四年(1204年),蒙古诸部领袖铁木真通过战争统一了蒙古高原各蒙古部落。金泰和六年(1206年),铁木真被各部落推举为“成吉思汗”,建立政权于漠北,蒙古国成立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当时金人气数已尽,内讧政乱,加上蒙古势力崛起,宋、蒙对金已经形成南北夹击态势,金国处于守势。

    在宋金对峙时期,中原战乱频繁、风旱雨涝,民不聊生,山西是个相对独立的地区,战乱对这里冲击较小,局部出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景象,吸引了大批中原灾民到山西谋生。洪洞县因城南有洪崖古洞而得名,县内原有古县赵城,曾为周穆王封赏赵姓始祖造父之地,后为赵简子食邑,故名赵城。洪洞还是三教始祖洪钧修养之地,物产富饶。金人此时虽然处于守势,但粮草均能够自给。洪洞东南部的阳城州有金国大军军需基地,供应金兵南侵中原之需。阳城,古称获泽,金升阳城为州,元中统元年(1260年),州复为阳城县,建国后隶属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位于山西省东南端,地处太岳山脉东支,中条山东北,太行山以西,沁河中游的西岸,交通便利,是山西通向中原的重要门户,控扼晋豫咽喉,俯视千里中原,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发挥着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重要作用。赵汝昮以商人身份进驻洪洞后,依靠南宋政府提供的资金,开了两大商号,经营粮食、布匹、丝绸等生意,控制当地市场,一来为南宋筹集战略物资、二来侦察金人动向,伺机捣毁洪洞附近的金国阳城军需基地,为南宋击破金军发挥重要作用。蒙金战争中,成吉思汗及其继承人,在政治上以反抗压迫为号召,发挥了新兴民族的锐气;在谋略上善于利用金、宋、夏以及金朝内部的矛盾,联此击彼,各个击破,尤其是成功地运用了借道于宋、联宋灭金之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爱国义士赵汝昮很容易地与蒙古人联手进行抗金斗争。他设法从蒙古国军队那里弄到五百套军服,伪装成蒙古国军人,聚集爱国义士千人,约定与蒙古国军队联手击破金国阳城军需基地。宋蒙合力攻打,阳城军需基地很快被捣毁,金国援兵赶到时,恰好蒙古国援军也到,金蒙军队在阳城东南三十里处激战三天三夜,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战场遗迹被后人称为赤土坡。

阳城之战后,金军在山西处于下风,无力南下,蒙古国势力日盛,1234年金国终于被蒙灭掉,蒙古国统一北方。1260年忽必烈在开平即汗位,建元中统,开始按中国传统的王朝年号纪年。1271年,改“大蒙古”国号为元,1272年迁都大都(今北京)。随后即举兵南下,开始了进攻南宋的战争。由于赵汝昮捣毁阳城金国军需基地有功,声名远扬,粮行丝绸等生意越做越大,引起了元蒙朝廷的注意。同时赵汝昮还暗地求贤访将,集结反元力量,被为元朝朝廷效力的赵氏宗亲赵孟頫、赵壁察觉。赵孟頫,(12541322),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忽必烈赞赏其才貌,两年后任集贤直学士。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出任济南路总管府事。元贞元年(1295年),回京修《世祖实录》。鉴于元廷内部矛盾重重,赵孟頫便借病乞归。累官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名满天下。赵璧(1220年-1276年),字宝臣,元朝政治人物,云中怀仁县(今山西省怀仁县)人。1242年,入见忽必烈,献策聘请中原儒学名士王鹗等人,学习蒙古语,为忽必烈讲解儒经。蒙哥即位,命赵璧和塔察儿到燕京抚慰军民。1252年,赵璧和史天泽都担任河南经略使,他们在边境屯田,为元朝攻打南宋作急先锋。忠心效力于元朝的赵孟頫赵璧二人不忍心赵氏宗亲因为抗元受到屠戮,遂以宗亲之便利坚决劝阻赵汝昮抗元。为了长久之计,赵汝昮接受了元朝把阳城作为其封地不再反元的条件,意图发展宗族势力。此后,赵汝昮在阳城积极经商,繁衍生息,赵姓宗族在当地很快发展起来。随着年事渐高,赵汝昮把家产一分为二,交给两子四孙经营。长子崇德,育有二子必修、必昉,赵必修生有尧俊、尧峰、尧甫、尧永四子;次子崇才,育有二子必旻、必昴,必旻生有尧昌、尧旺、尧君、尧臣四子,赵汝昮归隐河南鲁山赵村老家,后终老赵村,葬于“老坟垭”赵姓祖坟。赵崇德、赵崇才弟兄两个不负众望,潜心经营,在洪洞、阳城一带成为名副其实的商魁。生活在元、明朝时期的两个赵姓商界巨魁的子孙在阳城立一方石碑,把赵汝昮列为阳城赵姓一世祖供奉,族系名份清晰可见,并修家谱代代相传。明朝永乐年间,天下太平,阳城赵汝昮后人结伴经常回鲁山祭祖,两地赵姓宗亲血脉相连,联系频繁。据阳城县壁头村赵姓家谱记述,方石碑在阳城古县衙前,记载了来自河南省鲁山县的赵汝昮一族定居阳城的史料,可惜具有很高文物价值的方石碑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人按照破四旧给砸毁了。

鲁山赵村赵椿一脉在山西洪洞、阳城繁衍生息,逐渐融入当地社会,成为当地望族,至今枝繁叶茂,真是赵姓之福也。


赵必晟巧献计策保拇指


 

1279年,南宋被元朝灭掉。元朝统治阶级把全国人民分为四等人:一等人是蒙古人;二等人是色目人,其中包括西夏、回回等西北各少数民族;三等人是汉人,原来金朝统治下的汉人(也包括战后剩余的少量契丹、及屠城和投降剩余的少量女真人);四等人是南人,指长江以南的汉人和西南各少数民族。蒙古人为一等人、享有特权,汉人和南人是三、四等人,受尽屈辱。汉人、南人不准集体打猎,不准举行宗教活动,不准执持弓矢等武器。为了歧视汉人,元蒙统治者制定法规,汉人生育男婴必须剪掉大拇指头,意思是男婴成人后手不能握兵器,失去反抗能力。但此法规对赵姓汉人略宽一点,执行的不是很认真,得益于赵孟頫、赵璧等大臣对忽必烈极其忠诚。

由于国恨家仇,南宋皇族子孙中血性男儿对金、元统治者恨之入骨,各尽所能,尽力抗金反元。鲁山县赵村赵氏第三代长门赵汝昱次子赵崇义,生有一子赵必昇(又名赵升),文才过人,游历南方,与南宋政治家、文学家辛弃疾交厚,后定居海南文昌,作《朝野类要》轶事二十四篇。赵必昇之子赵琏,在元朝为官,官至礼部尚书,在镇压叛匪张士诚战事中殉职。赵汝昱长子崇信有子叫赵必晟,目睹元人暴政而无力反抗。大宋皇族在中原故地唯有鲁山赵村一族,因为尊道有德,方能保留延续后世,与残暴的元蒙有不共戴天之仇。为保赵姓宗族的延续,忍辱负重,等待天时。当时汉人过年有贴对联的习俗,经常写的过年对联有“一元二气三阳泰、四时五福六合春”等,拇指为一,一为元,伤拇指实际是伤“元,赵必晟遂触景生情,给朝廷上一个《保元大义》奏折,交给宗亲大臣赵孟頫。赵孟頫一看,拍掌大笑,连声叫好。赶紧报告朝廷进行朝议,朝议时忽必烈问众大臣此奏章怎么讲解?大臣赵壁回奏,“拇指为一,一为元,伤拇指者实为伤元,对元朝江山社稷十分不利,很不吉祥”。蒙古人本是游牧民族,无文化根基,马上征战,暴力统治,早已经引起天怨人怒,满朝大臣中很多人对汉人生育男婴剪掉拇指的暴行心怀不满,纷纷要求改变这一做法。忽必烈问道怎么变?赵孟頫趁机献计,“剪掉拇指改为剪掉小指,有蒙汉之分即可!”忽必烈高兴地说:我大元朝以仁修政,国富民强,不能为一个一字伤我元气,遂下令:今后汉人生男婴剪掉一个小指作为蒙汉之分即可。此令改后,汉人一代少年英雄长成大人,习武健身,为反抗暴政做好了人力准备。

元朝后期,以蒙古族贵族为主的统治阶级,对各族特别是汉族人民的掠夺和奴役十分残酷。他们疯狂地兼并土地,把广阔的良田变为牧场,如大臣伯彦得赏赐土地就达2万顷。大地主广占土地,驱役佃户,农民失去土地沦为奴婢。官府横征暴敛,苛捐杂税名目繁多,全国税额比元初增加20倍。元朝统治者挥霍无度,到处搜罗民间财宝美女,天天供佛炼丹。政府财政入不敷出,滥发货币,祸国殃民。加上黄河连年失修,多次决口,真是民不聊生,出现了流民“死者已满路,生者与鬼邻”(见元·张养浩《归田类稿·哀流民操》)的悲惨局面。反抗元蒙残暴统治的烈火在人民心中燃起。社会上流传着“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的歌谣。元朝统一中国依靠的是武力,元朝的皇帝对中原本土尤其是汉族的文化,在蔑视之上更多的是畏惧。元朝建立开始,全国各地举事、暴动、叛乱接二连三,民间宗教白莲教利用民众的鬼神迷信谋作乱,也利用汉人的民族情绪,以“驱逐鞑虏”作号召,利用积蓄已久的农民暴动,向朝廷公开斗争。 

八月十五杀鞑子,是在中国广为流传的一个故事,也作月圆杀鞑子,此故事在鲁山一带也流传深广。当时的汉人百姓普遍都对元蒙统治者怀有刻骨的仇恨。元顺帝末年,各地老百姓纷纷揭竿起义,闹得朝廷老心神不宁,坐卧不安。为了巩固反动统治,他们一面派兵血腥镇压起义军,一面派家鞑子到朝廷统治地区村落里对各家各户汉民进行控制,大伙儿被卡得苦不堪言。住在各村里户上的家鞑子,都是穷凶极恶的歹徒。不但将兵器没收,连切菜刀都得由他保存,用时去领,用后即还。哪家有大闺女、小媳妇,都要出高价钱向他买门槛子。谁家不买门槛子,不管是闺女房还是洞房,他可以随意出入,想跟谁睡觉就跟谁睡觉,拗犟不得。如果拿钱买了门槛子,他就稍微规矩一些。门槛子这玩意儿,又没有固定的牌价,他说多少就是多少,又不许你还口。这样,富户能买得起,穷户就作了难,一个门槛子,就能让你倾家荡产。实在买不起的,妻女只得任其糟蹋。

 家鞑子比自家的老祖宗还有尊贵,好东西得尽着他吃他用,稍不顺心,不是打就是骂,甚至处死你都无处伸冤。平时三朋四友在一起聚会,或者两个人在一处说悄悄话,你要惹着他,他诬赖你想谋反,连命都没有了,所以那时候,天黑就吹灯,谁也不敢胡遛乱逛,免得祸从天降。试想,这暴虐统治,不是一天两天,或十天半月,人们硬硬头皮就熬过去了,成年累月如此,谁能吃得消呀 ! 为防止汉人造反,元蒙官府对汉人实行人口管制,不准汉人夜晚外出,白天外出也要向散居各村的鞑子报告。因此,汉人想大规模地揭竿而起确实是困难重重。在中秋团圆之际,朱元璋部属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通过月饼向广大农民传递杀鞑子信息。将写有“八月十五夜杀鞑子”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使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居住在鲁山的赵必晟之长子赵良诤也积极响应朱元璋、刘伯温“八月十五夜杀鞑子”的号召,联络鲁山地区的有识之士秘密筹划反元行动,并在约定举事的八月十五日暗暗潜入鲁山县城。当天午后,鲁山县城风平浪静,突然在县城中心地带窜出一头毛驴,长啸一声冲入鲁山县衙,见人就咬,撞死一个追赶惊驴的衙役、撞伤前来告状的多名汉人,围观群众群情激奋,驻扎在县城的元军立即出动驱散人群,并大开杀戒,杀死不少汉民,蒙汉矛盾瞬间升级,鲁山反元斗争提前爆发,很快席卷中原。此事未见于各史册记载,仅止于鲁山赵村赵姓家族代代口传。明朝赵村赵升续写的《朝野类要》对此也有记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