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今天是

弟子规第七讲

2022-3-16 08:5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13528| 评论: 0|来自: 法治中国

摘要: 《弟子规》第七讲 解决全部坏习惯的关键点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身有伤。贻亲忧。】这一句课文是教导我们,为人子女要爱护自己的身体,因为父母亲最为担忧的,首先就是我们的身体是否健康,不要轻易的让 ...
《弟子规》第七讲  解决全部坏习惯的关键点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身有伤。贻亲忧。】

这一句课文是教导我们,为人子女要爱护自己的身体,因为父母亲最为担忧的,首先就是我们的身体是否健康,不要轻易的让我们的身体受到伤害。否则,我们的父母,还有关心我们的长辈们,内心都会感觉得忧虑。‘贻亲忧’的“贻”是留的意思。“伤”,包括我们的身体受到损伤,或者是五脏六腑有一些脏腑比较虚弱。
      在《孝经》当中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们的身体是父母亲给予的,是父母亲养育的,做为一个孝子,他“不敢毁伤”,这是“孝之始也”。对我们的身体要能够照顾好,不敢让自己的身体有任何的伤害,这是做为孝子应当要做到的。我们活在这个世上,并不是念念想到自己,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身不仅是属于我们自己,也要考虑到当我们的身体受伤,所有关心我们的人、照顾我们的人、念念牵挂我们的人,他内心会不会感到难过?总是要不为自己想,要想着他人,岂可毁伤,毁伤身体。如果身体因为什么原因受到了伤害,最担心、最忧虑、最为牵挂的就是我们的父母。
     我们看到在许多时候,攸关生命生死的关头,无论是人类也好,还是动物也好,总是念念不忘自己的儿女,甚至于愿意把活着的机会让给自己的儿女。在汶川大地震当中,就有看到这些感人的故事。甚至连动物界的动物,当它母亲的身体受到伤害的时候,还不忘在森林当中用它最后的一点力量走到它儿女的面前,把它身上最后的乳汁喂养给它的孩子吃。父母亲往往看待子女的生命是超过他自己本身。我们想到这一点,怎么可能轻易的去毁伤自己的身体?
      孔老夫子说:“君子无不敬也,敬身为大。”因为我们身体是得之于父母、受之于父母,父母含辛茹苦的把我们抚养长大,赐予我们宝贵的生命,做为儿女要尽孝,也不敢轻易的毁伤自己的身体。所以,如果伤害自己的身体,就是伤害了父母亲的心,伤害了父母亲的心,人伦的根本、孝道的根本也就丧失了。就像一棵大树一样,当它的根本受到伤害的时候,它的枝叶花果自然也就随之枯萎。像曾子也是一位大孝子,他就说,身体是父母的遗体,念念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就是念念的为父母亲着想,不让父母亲担忧,在这个过程当中,以一种至诚恭敬的心来对待这件事情。
      在《论语》的“为政”篇当中也谈到,孔老夫子说,孟武伯问孝,孔老夫子回答他,说:“父母唯其疾之忧”。雪公老人在讲这一段的时候谈到,孟武伯,武伯是懿子的儿子,孟家三代:僖子、懿子跟武伯。“父母唯其疾之忧”,其,父母他总是担忧、牵挂自己的儿女。孟武伯问孝,如何能够行使孝道,孔老夫子回答他,“父母唯其疾之忧”,只讲了这样的一句。其中重要的关键在于什么地方?“唯其疾”,“疾”不仅仅是包含疾病。我们想,父母亲担忧的难道只是我们生病吗?并不是这样的,生活的点点滴滴、在在处处,无不是父母所关心、挂念的地方。我们的学习也好、工作也好、日常生活当中的衣食住行也好,父母亲会关心。儿女在远方也会挂念,你去的国家现在天气怎么样,可能母亲每天都会关注你所在国家的天气预报,然后就会关心说,你今天衣服有没有多穿一点?吃得怎么样?习不习惯?像这些牵挂、忧虑都是为人父母者,即使自己的孩子远在千里之外,父母亲也是常常在挂念着。
      凡是在子女身上的,父母亲都会觉得不满意。像周文王,周文王是一位大孝子,他是“视民如伤”。他对于父亲的孝敬,用来治理天下百姓,总是觉得,百姓的日子其实过得很好了,文王还是在忧虑、牵挂百姓的生活不足,这是父母的心来对待天下的老百姓。
      所以做为子女,在在处处都要想到不能让父母亲担心、忧虑、牵挂,这个就是孝。父母更为忧虑的,就是儿女如果生病的话,就更加的担忧了,因为人生活在世间总是难免会生病。如果我们不能够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对父母亲而言,病还不如长在自己的身上,巴不得长在自己的身上,也不愿意看到儿女受到痛苦。当然不只是生病这个问题,生病是无法避免的,父母亲当然会忧愁。雪公这里谈到,其余一切事也不要让父母忧愁。如果我们一切事做得违背伦理、违背道德,父母亲也会非常的担忧。父母和孩子心是相连的,无论父母和孩子是不是在同一个地方,这种母子一体、父子一体的关系始终是存在的。
      师父上人在讲解儒释道的经典的时候,也常常劝我们要关注一些现代科学家的实验,特别是像量子力学家的实验。像大家很熟悉的有一种量子纠缠的现象,这两个物体它们之间的距离是十万八千里,可是其中的一个量子,当它发生一些变化的时候,远在千里、万里之外的另外一个粒子,它也会随之而发生改变。量子纠缠现象现代的科学也可以证明,人和人之间心息相通的现象。
      在《论语》的“泰伯”篇当中,有这样的一句经文,“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启就是开的意思。曾子是一位大孝子,他知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所以他让他的弟子打开被子看看他的手、他的脚。“《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这段课文谈到曾子他因为非常有孝心,他对于自己的身体都非常重视保养、重视保护。
     雪公老人在讲这段经文也谈到,五十岁以上的人就有这种感受,当一个人生病的时候就怕死。即使自己快要临命终的时候,他自己也是有所了知的。“曾子有疾”,曾子他生病的时候。自古以来我们在生死的轮回当中,有生就有死。可是一个人他了解天道的道理、了解宇宙人生真相的时候,他就完全不同了。像孔子跟曾子是圣贤人,他们知道人生来就有死,可是不生不灭的是什么?不生不灭的是我们的本性、是我们的真心,性是常存的。曾子了解这种宇宙人生的真相,他并不惧怕死亡,而他担忧、害怕的是什么?是有损于道。
     孔门弟子,像子路、像曾子,他们生病的时候,或者是在临命终,都不忘记把道放在心上,把他的老师孔老夫子所传授给他的这些人生的道理,贯彻落实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分钟。曾子并不惧怕死亡,而只是担忧有损于道。所谓“率性之谓道”,本性是道,道是有体有用的,它的体是性,也就是我们的真心本性,它的用是什么?它的用是仁。而孝它就是仁的根本,孝是摆在第一位的。当我们能够行使孝道,自然把这种孝亲之心推而广之,就能够以仁爱存心对待一切的人、对待一切的万事万物。     

      雪公老人也教我们,要入道必须在礼上走,仁是礼的根本。有老人我们就要行孝,即使老人不在了、过世了,孝也要继续,不能够中断。譬如儒家说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还要继续祭拜我们的父母、祖父母,祭拜我们的老祖先,永远的追念,在孝道上一直都是勤勉不懈的落实。在佛门里面,像目连救母,也有很多真正行孝、尽孝的大孝子,帮助父母亲能够离苦得乐。行孝用身体来论,有孝的始,也有孝的终。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因为身体并不是我们自己生来就有的,而是父母亲给予的,因此对于身体是不敢毁伤的。更进一步从德行上来讲,我们在德行方面也是不敢毁伤,为什么?我们的德行直接跟父母亲息息相关。如果自己是一个小人,社会上人会讲,这一家的孩子是哪个父母教出来的?真的让父母和祖宗脸上无光;如果这个孩子是圣贤君子,社会大众不是赞叹他个人,而是说,有什么样的父母、有什么样的祖先,才能教出贤德的儿孙,这是一体不二的。“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连头发也不敢毁伤,这个是孝之始。
     我们的身体,雪公在这里谈到,除了我们的生命之外,还有慧命存在,慧命是从老师来的。我们的身命得自于父母,慧命是得自于老师。要保护我们的法身慧命,这是对于老师的报答。无论我们是损伤身命还是损伤慧命,这都是不孝的。做为一个子女、一个学生,首先要把身体保护好,然后要把老师传给我们的慧命,古圣先贤的道统,道德、学问都要把它传承下来,这样我们才对得起自己的父母,才对得起我们的老师。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当曾子在生病的时候,他跟他的弟子说,你把我的被子掀开,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当然脚跟手是代表,一个在上,一个在下,这是我们身体的四肢,用脚、用手来代表一个人的全身,全部的身体。曾子说,我这身体完全没有毁伤。为什么会没有毁伤?这里引用《诗经》上的话,“战战兢兢”。从这里可以看出,曾子他并不是到了临终的时候才如此,他平常的日常生活当中就是战战兢兢的,心里不安、小心谨慎,也怕毁伤自己的身体。
     《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什么是战兢?下面所说的就是比喻了。“如临深渊”,譬如我们站在深渊、深谷的旁边,看起来就很危险了;不要说站在深渊,看到这个场面可能腿就发软了。“如履薄冰”,我们在冬天的时候,在北方,以前我们生活在东北就有看到,在北方到了冬天,冰结起来了,就可以在水上走。可是到了春暖花开、天气暖和的时候,冰就愈来愈薄,这个时候要是走在上面,可能就会掉到水里去了。表示他那种身体谨慎小心的程度,就好像站在深渊旁边,踩在薄冰上面一样的小心。
      曾子说,我身体之所以能够保养得这么好,没有任何的毛病,到了他生病的时候,再检查他的身体,日常因为保养得很好。都是他平常有这种临深履薄的非常谨慎小心的功夫,念念不忘要照顾好父母给予他的身体。
    “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而今”从今天开始。“而后”,往后,因为曾子生病,感觉自己生命的时光也不久了,所以往后,他死了之后,“朝闻道,夕死可矣”。“吾知”是我都知道。“免夫”,是免于损道,免损道的是我。“小子”,你们怎么样?他也是告诫他的门人、弟子,用这种身教。一个好老师,当他在生病的时候,甚至于在临命终,都不忘履行做为老师的职责,还要用身教来启发他的门人、弟子。他说,你们怎么样?要小心自己的身体,也要小心你的心。自己平常就要效法曾子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一种态度。从古至今这些大孝子的孝行,总是让我们感到非常的感动。
     在之前的课程当中,也跟大家分享了,有一位四川的孝子,叫做陈星银。这位孝子他从小在七岁的时候,他被高压电击落了,后来他的两只手没有办法只好被迫截肢。本来这个家庭是非常幸福的,可是这个突如其来的意外,却让这个家庭每个人的心上蒙上了一层阴影。可是陈星银,他是非常有孝心的人,因为他觉得父母亲生活本来就很艰难、很困难,每天看到父母都要忙于做这些农活,从事于农业的生产,而且还要花很多时间来照顾自己,他从小就非常有孝心,他决定要奋发自强,不要给自己的家人带来负担。他学会做家事,做一些农业生产的工作,这样就能够给他的父母、给他的家人减轻了很多的负担。他能够跟正常人一样从事这些农业的生产,甚至于当母亲年纪大了,九十多岁的时候,他一日三餐还能给他的母亲喂饭。
     我们想想看,当一个人他失去了双手,他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的动作,都是很高难度的方式才能完成。他要靠嘴巴、下颚、身体跟脚趾来完成这些基本的生活动作,甚至他还能够为父母亲来分担这些家庭的工作。后来他父亲、兄长去世之后,他就跟母亲相依为命,并且整个生活的重担,包括干农活、从事农事生产,以及照顾老母亲的这种责任,都压在了陈星银的身上。他可以用脚来烧火煮饭,也可以用他自己摸索出来的一套特别的方法,给他的母亲端饭、端汤,来喂养九十多岁的老母亲。孝子侍奉母亲的场面非常的感人。  
     之前,在二0一七年六月份,华严水结晶实验室就用陈星银喂母亲吃饭的照片还有影片,做了水结晶的实验。在实验当中,我们非常感动,看到孝子他的孝行,仿佛连水都受到感动。所以当水结晶做出来的时候,我们在结晶的核心当中,似乎就看到了孝子,他用嘴拿着勺子去炒饭、去煮饭,用嘴拿着勺子,咬着勺子给母亲喂饭,这样的场面在水结晶的核心当中可以清晰的看到。有一个水结晶呈现了爱心的形状,而在水结晶的中间,我们仿佛就看到了他老母亲幸福的脸庞。虽然生活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的痛苦遭遇,可是孝子他能够用孝心、用爱心,为他和母亲的生活点亮了希望。
     在另一个水结晶当中也看到,这个照片本身,是孝子陈星银用嘴去咬着汤匙,然后一勺一勺的给他九十岁的老母亲喂饭,而在光明灿烂的水结晶的中间,我们似乎看到孝子和他的母亲相依为命的画面,在结晶的最核心里面呈现出来的。
    从水结晶它整个的形成过程中,看到多层水结晶的变化过程。原本它是呈现六角形的形状,然后它逐渐逐渐的去变大,生成了多层水结晶。结晶体非常的美,而孝子他在喂养母亲的场面,在整个水结晶的最核心的部分就可以体现出来,仿佛是一个汤匙喂到母亲的嘴中这样的景象。
    我们看到孝子他的身教,就如同中国历史上许许多多孝顺的孩子一样,虽然他并没有建功立业,为国家社会做出轰轰烈烈的事业出来,可是他用他的人生把我们人性当中最宝贵的德行非常真切的呈现出来,这在我们的思想道德建设、在我们的精神领域,是起到了非常感人的榜样作用。这些孝子,他虽然没有建功立业,而能够名垂千古,这就是说,在中国自古以来都是重德重孝,以孝治家、以孝治国平天下。不只是古代有孝子,近代也能够看到这么感人的场面。可见在中华的大地上,这种孝敬的德范、孝敬的家风,它是根深蒂固的存在我们炎黄子孙的血液里面的。看到他照顾母亲的场景,也让我们感受到,当我们的父母、当我们的老师已经年纪很大的时候,都是仰赖着儿女跟学生来照顾、来报答父母老师的恩德。
      我们在吃饭的时候也能体会到,特别是老人,因为老人年纪大,有时候喝一点水、吃一点饭都很容易呛到。年轻人在身边也是体会到,我们自己吃饭的时候,不能光顾着自己吃,或者在那里谈笑风生。我们连吃饭的时候,心也都要挂念在老人的身上,要看他是不是吃得太急了、太快了,因为老人吃饭、喝水都很容易呛到,就要请父母老师吃饭的时候稍微慢一点。
     还有老人吃的饭菜,有的时候他胃口不好,可能就吃得不多。但是做子女来讲,也希望父母亲或者老师营养要足够,就会用一些善巧方便。譬如有的长辈,之前跟大家分享过,她有时候会弄一个小奶瓶,放在自己公公的身边,公公要喝水要喝什么,拿着奶瓶,他就可以很方便的喝。又譬如有时候老人吃饭没有胃口,菜吃不下去,我们就看到孝顺的媳妇,把一些比较营养的东西,她放在稀饭底下,老人在喝的时候,不知不觉的就吃进去了;或者少量多餐,譬如正餐他吃不了很多,但是平常喝水的时候,像有一位长辈,她照顾她公公,她每天会常常给公公用当归、用枸杞,还有一些中药比较补的,平常就给她家里的老人熬水,老人在喝水的时候,不知不觉这些补身体的养分就喝进去了,这样他吸收得就会比较好,吸收得就会比较快。通过各种善巧方便、各种方法,让老人饮食生活都能够得到正常的照顾,虽然他正餐不能够吃很多,但平常我们用各种方式把他所需要的营养也给他补给,像这些都是在行孝的过程当中,我们学到的一点小技巧跟小智慧。
     这个当中我觉得最关键的,我们要体会到,我们小的时候,在母亲的怀抱中,都是父母用爱心一点一点的把我们喂养长大,而当父母垂垂老矣,我们就用同样在小时候父母养育我们的这种心和方式,来反馈给我们的父母跟老师,就像慈乌反哺一样。如果我们真的用心,心心念念当中都挂念着老人,去体会老人的需要,我们从旁去配合,从旁用各种智慧跟方法,把细节照顾好。同样老人即使身体机能已经比较衰弱了,我们仍然可以真正的帮他补足他身体所需的营养。
     身有伤,贻亲忧’,我们真正从《孝经》所教导的经文当中,也体会到一个人孝道一定是从爱护自己的身体开始落实,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这是孝之始。
我们接往下讲:
【德有伤。贻亲羞。】
     ‘德有伤,贻亲羞’,在身的基础上更进一层,我们做为子女,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不能够做出一些伤风败德的事情。如果我们做出对于德行有亏欠的事情,最会感到羞耻、羞愧的就是我们的父母,当然还有我们的老师。我们在历史上看到,有很多的人他做出了一些不应该做的事情,被国家政府下令去惩罚,往往还会殃及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家人。一个人的德行是他立足于社会的根本,如果根本没有顾好,父母老师都会跟着蒙羞。
     子女对于父母的报答,不毁伤自己的身体,这是一个开始,但是仍然只是从小的方面来讲的。为什么?因为所有的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也希望儿孙培养出来,他有良好的德行,有很好的学问和能力,可以造福国家、造福社会,这就是所谓的荣宗耀祖,整个家族都感到很光荣的。做为子女,我们要用身来光大门楣、造福于天下,怎么敢让自己的德行有所损伤?因此在《孝经》当中才谈到,“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这是“孝之终也”。
    横渠先生张载就曾经说,我们要立定什么样的志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当我们内心能够具足和张载夫子同样远大的志向,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在自己德行方面的规范跟要求,必然是非常严格的,不会轻意的违犯圣贤人对于我们的教诲。为人子女要成德以荣亲,这样才能够称之为孝。
      德行它确实是天下太平的根本,当我们的德行有所损伤,会让我们的父母蒙羞,也会让我们的家人蒙羞,甚至于整个国家民族都会蒙羞。怎么会影响到这么深远、这么大?譬如我们在汉朝末年就看到,有一个大臣叫董卓,董卓他一生当中是一个大奸臣,自己有了权势之后,就拿着权势去犯上作乱,后来有很多人就起来攻伐他。他的下场并不好,甚至于整个家族都被处死,当时他母亲已经九十多岁,还要到刑场去接受死刑。当为人子女,如果我们的行为会造成整个家族这么大的痛苦,我们想想看,一个人的德行有多重要。
   在中国的历史上,每个朝代都是非常重视伦理道德的教化。人要学习道德仁义礼,这是在中国五千年文化灿烂的历史当中,曾经实现过政治非常清明、百姓非常幸福的一个时代。在三皇五帝的时代,三皇是以道来治天下,所谓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这是很高的境界。从国家的领导者一直到普天的百姓,他们的德行、他们的境界都是非常高的,才能够达到这种无为而治的境界。达到这个境界就是我们在《大学》里面看到的,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当我们能够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至善是跟我们的性德相应的,自性当中的万德万能能够显发出来。因此在三皇五帝的时代,人们的德行非常的高迈,福报也很大,而且他在修道的方面所达到的境界也是非常高的,所以能够做到止于至善,而能达到全天下无为而治的这样的境界。这是三皇时代,因为从帝王到老百姓,老百姓的人心是非常的纯朴,居上位的人他无为而治,就能够让天下很太平。
   可是到了五帝,就稍微差一等。五帝的时候,物质生活虽然有所改善,可是人民的心就没有在上古时候那么清净了,上古是属于大同之治。五帝的时代虽然比不上上古,但是也还算是大同,尧舜禹,他们是以德来治理天下。道是比德要高的,而德是道的外显,显示在外面,一切精神物质现象这五种能量显示在外面,都是自然的。这五种能量是“仁义礼智信”,依照伦理、四维八德、因果这些教育来教化一切的众生。虽然它没有道那么高,但是德它也是,用它来教化众生,也是能够达到大同的境界。
    五帝时代用“仁义礼智信”来治理天下,差不多这个过程有一千多年的时间,中国人称为“大同小康”,出现过大同之治,在历史上记载尧舜的时代是大同之治;而小康之治是说夏商周的三代,在夏商周的三代,德教推行得非常之好,在历史上称为小康之治。
     中国人非常重视教育,也重视老师,重视善知识,因为有好的老师,他才能够教出好的下一代。所用的就是道德,仁义礼智信,用它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平天下就是天下得到公平。从古到今,这样的历史所呈现的是圣贤政治、圣贤教化的影响。
     而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在历史上一个国家,如果政权丧失了并不可怕,中国在历史上,一个是在元朝的时代,一个是在清朝的时代,国家的政权是掌握在蒙古人、掌握在满清人的手上,可是虽然政权发生了改变,但是文化还是存在的。中国代代相传的固有文化,在这两个时代不但没有失掉,而且因为这个时代的君王都很英明,都重视去起用贤德的大臣,特别是有一些汉臣,他们都是精通儒家的学说,精通儒释道的文化,所以文化不但没有失掉,而且甚至发扬光大。在康雍干的时代,能够编辑出《四库全书》、《四库荟要》,能够编辑出《乾隆大藏经》,我们就看到儒释道的文化,在清明的盛世当中是得到很好的保存、很好的继承的。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不在于朝代的更迭、政权的交替,而教育则是文化的生机。在中国的历史上,中国祖祖相传的教育,是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来做为我们祖德承传的大根大本。无论经过多少朝代的变迁,这些德能在历朝历代也都散发着它的光芒,从皇帝、官员一直到各级政府,都是用这个德行的根本来教化百姓,所以德是非常重要的。
    “德有伤,贻亲羞”,在家庭当中,如果我们的道德有所损伤,最为难过的当然就是我们的父母了。反过来,如果我们可以把古圣先贤教给我们的德行发扬光大,真正像《孝经》当中所说的“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这是“孝之终也”,在我们生命的历程当中,就能够用我们的人生给国家跟社会带来一股光明,带来一股正能量,这是父母老师都非常期望的。
     孟子说,“事孰为大?事亲为大”,侍奉父母当然是人生第一件大事,可是“守孰为大?守身为大”,对自己的操持是守身为大,也就是要守住我们的身、守住我们的名节,不能够做出违反道德、违反法律的事情。如果我们所做的事情违背了仁义道德,父母蒙羞,可能我们的儿女这一生都抬不起头来,如何在社会上做人?
      譬如在社会当中,常常有一些子女因为钱财的问题,或者因为杀盗淫妄的行为,而给家人带来了耻辱,带来了重大的伤害,这都是我们要避免的。譬如我记得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公司,公司是一个老字号,几十年来都是做食品方面的生意,做出了一个品牌,非常的好,品质非常的好。这家公司它也是父母亲辛辛苦苦经营了一生的事业,就是因为孩子没有教育好。现在很多父母,都是做一些舍本逐末的事情。为什么?产业赚得再多,钱财赚得再多,可是如果自己的子女没有教好,我们想想看,自己一生心血可以说都付诸东流,一生的成功等于零。子女往往做出一些败德、伤害社会、伤害国家的事情,可能做为父母来讲,一生的事业再辉煌,最后也是晚景凄凉。这家的公司就是如此,因为他的孩子没有教育好,从小也是生活太富足了,娇生惯养,后来沉迷于赌博,到最后父母亲一生的产业让他的败家子一个晚上就赌掉了。所以酒色财气、赌博这些不良的习惯,真的都会毁了一个家庭。后来这家公司虽然名字还在,可是老板已经换人了,这是给我们很深的教训。
     在讲《小儿语》跟《续小儿语》的时候也跟大家分享过,以前有很多从事于赌博行业的人,最后他忏悔改过,周游全国去反赌,他把赌博当中的真相告诉世人,并且劝导世人千万不要赌博,因为这个就是败德伤业,是很严重的不良习惯。一个人他骄奢淫逸、好赌好色好财等等,这些都是属于败德的行为。
     我们在《太上感应篇》里面看到“见他色美,起心私之”,像好色这种现象,在现代社会可以说也是达到了泛滥的程度。为什么社会会动荡不安?会有许多的天灾人祸?其实追寻根源,都跟杀盗淫妄、这种不好的习气是有关的。《礼记》当中谈到,男女五岁不同席,这是很有道理。“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中国古人特别重视防微杜渐,当孩子还小的时候,五岁的男孩跟女孩就不能够坐在一起,这是防微杜渐。可是现代社会因为不重视这种教育,认为那是过时了,是封建时代的思想,提倡社会自由开放,甚至于在一些媒体当中,这种杀盗淫妄的节目、讯息到处都是。我们看到年轻人,十几、二十岁女孩子怀孕堕胎,这种事情常常发生。在圣贤的教诲里面,对于这些问题都是非常重视防微杜渐的。
      佛在经典当中说:“人于世间,不犯他人妇女,心不念邪僻”,能够得到五善。我们可以持、守好不邪淫这一条,可以得到很好的果报,首先可以保住自己的财富。我们看“色”字,色近杀,色字跟杀盗淫妄、跟钱财都是有关系的,当一个人不能够持守这一条,往往自己所赚的钱财就很容易失散,保不住。第二,他能够守本分、守规矩,不怕县官。我们做了杀盗淫妄的事情,常常会让政府部门、公检法部门找上门来判刑、判罪,这些都是跟一个人杀盗淫妄的行为有关系的。如果我们不这样做,一生当中很坦荡,也不怕县官,不怕公检法会来抓人。我们看到有很多的贪官,本来做国家政府的官员,是可以用他的才华来利益社会跟人民的,可是最后他会成为落网的贪官,往往他的症结点都是在财跟色方面,最后被政府绳之以法。第三是“心行正大光明,不畏于人”。一个人坦荡无私,所作所为都对得起天地良心,当然他就不会感到害怕。第四是命终生天,做天人。第五,从天上再回到人间,多端正妇。相貌端正,这也是福报。
    “人于世间淫佚,犯他人妇女,从是得五恶”。反之,如果我们在世间,淫这个问题不能够改正,会有什么样的恶报?第一是家庭不和,数亡钱财。家里夫妻必定就不和,而且夫妻不和,家里的钱财也会失散;家不和,家也必然会败亡。师父上人之前每到一个国家地区,首先是非常关心这个地方的离婚率跟犯罪率。因为当一个地方它离婚率很高,说明很多的家庭都是破散的,而做为子女,他内心当中造成严重的伤害,而且家里的钱财也会散失。所以一个地方如果离婚率非常高,这个社会、地区肯定是不稳定的。第二是畏县官。他因为做出了杀盗淫妄的行为,做出了违犯法律的行为,就要接受法律的制裁。第三是自欺欺人,身心不安。第四,死入太山地狱,受炮烙之刑,千万亿年才能够出离。地狱里面的铁床、铜柱这些刑罚,都是因为淫而造成的。我们看《诸经佛说地狱集要》里面,很多的地狱恶业都跟杀、跟淫是有关系。再来,“出地狱后,堕畜生道,淫佚不避母子,亦无节度。”都是堕在三恶道当中,果报确实非常的凄惨。所以在德行方面,财跟色往往是容易败坏一个人德行最大的祸首。
     在历史上我们也看到,因为财色而招祸的例子比比皆是。譬如在晋朝的时候,有一个很富有的人叫做石崇,石崇受封为安阳乡侯,后来又累迁侍中的官位,出任荆州刺史,他的身份地位很高。但是因为他非常的贪,可以说是利欲熏心,常常藉着他的权力去贪图钱财。譬如有一些海上的商船经过,他在荆州做官,就去掠夺这些商人的钱财,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满足他个人的私欲,所以就变得非常非常的富有。而一个人富有的时候,财跟色也是相关联的,他就开始想办法来享受,他在河阳这个地方建了金谷园,园里面有清凉台,富丽堂皇,他蓄养的姬妾就有上百人,而且这些姬妾身上所穿的都是绫罗绸缎,所佩带的珠宝玉石都是非常名贵的,晚上奏乐所用的乐器,也都是上等的名贵的乐器。
    一个人他发了不义的横财之后,日常生活他所吃的都是山珍海味。不但是如此,一个人当他要败亡的时候,一定是因为自己的行为而造成了他最后的结果。一个人很富有,我们都说要藏富,富不能够到处去显示给外人看,否则可能祸患就不远了。石崇他当时就故意和那个时候的皇亲国戚叫王恺,两个人在比富,比谁生活更加奢侈浮华。王恺用饴糖来洗锅子,石崇就用蜡烛来烧柴火。出门的时候,王恺用紫色的绸缎做行幕,做了四十里;而石崇就用锦布来作行幕,做了五十里的行幕,都是用来屏蔽风寒尘土。
    晋武帝就曾经赐给王恺一棵三尺高的珊瑚树,王恺就把这个珍贵的宝贝拿到石崇的面前来炫耀。想不到石崇拿出一把铁如意,一下子把它打碎,王恺非常的气愤。结果想不到石崇就让他左右的人取出了很多很多的珊瑚树,光是三四尺的珊瑚就有六七棵,比王恺的多得多、贵重得多。所以这样的行为,当然就和人结下了深仇大恨。
    而当时石崇他有一个非常宠爱的宠妓叫做绿珠,绿珠长得非常漂亮,孙秀就非常喜欢她,想尽办法要石崇把他的绿珠送给他,但是石崇都不肯。后来孙秀怀恨在心,于是就想尽办法来陷害石崇,最后他就劝诱赵王伦伪托圣旨要来杀害石崇。后来绿珠在这个过程当中她就跳楼自杀了。等到拘捕石崇的官兵把他带到东市去的时候,石崇才知道他被人陷害了,于是他内心感到非常的愤愤不平。拘捕他的官兵就跟他讲:“你既然知道是因为你的财富、财色才受到陷害,你为什么不早一点把你的财产施舍出来,做一些利国利民的好事?”结果石崇也是无言以对,最后全家大小都被杀害了。
      一个人当他德行败坏,所有的家人、九族都跟着遭殃,这是历史惨痛的教训。在《朱子治家格言》当中说:“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对于财跟色我们都要引以为戒。

好,我们接着看下讲这段课文: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当父母疼爱我们、喜爱我们,我们要尽孝就很容易落实;可是当父母气恼我们,或者对我们的管教非常严厉,也要一样的孝顺,而且还能够反省、检点,体会父母的心意,能够努力的改过迁善,这种孝顺的行为才是难能可贵的。
       双亲对于他的儿女有偏憎偏爱,这种情况是在所难免。特别是,譬如父亲重新续弦的时候,家里是继母这种情况,就更明显了。但是做为子女,我们不能够从父母的角度去责备他,而是要从自己的角度去反省,要以这样的存心。譬如父母亲确实有偏爱,对于自己管教特别的严格等等,做为子女,总是要从自己的角度去反省、检点,知道我们对父母的奉养、孝敬还没有达到让父母感动的程度。     
     曾子说:“父母爱之,喜而弗忘;父母恶之,惧而无怨。”父母对于我们的疼爱,念念都不能够忘记;而父母如果有一些对我们过分的责罚,我们内心也不能够怨恨。而双亲愈是不慈,父可以不慈,而子不能不孝,亲愈不慈,而子能够愈孝,这更是显示出我们的孝心的真诚,确实感人至深。我们在历史上看到很多孝子,他孝德的光辉也都是在艰难困苦的环境当中所显发出来的。一个人真的是‘亲爱我,孝何难’,当一个人深受父母疼爱,我们对父母亲有所报答,这个是人人都可能做到的;可是‘亲憎我,孝方贤’,当我们遇到这种逆境恶缘还能够持守孝道,这才显示出一个人他孝德的伟大。世间岂有不爱子女之父母?做为父母亲没有不疼爱自己的儿女的,所以我们要反思,一定是我们有什么地方做的对不起父母亲,让父母亲伤心难过,让父母亲对我们有所偏见,或者有一些看法他放在心上,可能父母对于我们内心当中有隔阂。像这种情况,做为子女就是要反省自己,而不能够怪罪他人、怪罪长辈。这当中尤难相处的就是继父、继母这种情况,因为他不是自己亲生的孩子,能够生活在同一个家庭当中,要相处的难度更大。
     而《仪礼.丧服》当中说,“继母如母。传曰:继母何以如母?继母之配父,与因母同”,跟自己亲生母亲是相同的,所以“孝子不敢殊也”,孝子对于继母的孝敬,也是不敢和亲生母亲有所差别。因为一个孝子他尊敬自己的父亲,同样对于继母来讲,他也用同样的孝心来对待她。如果对于继母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孝道也不圆满。这都是古圣先贤对于我们有这样的提醒。而在中国的历史上,大舜他就是处在这样的环境当中。
      大舜他生性就是非常的孝顺,他姓姚,名字是重华。他的父亲叫瞽瞍,他的父亲本身是很不贤德的,他没有知识,而且又喜欢妄作妄为。而他亲生的母亲是很贤德的人,叫做握登,可惜的是他的母亲很早就过世了。大舜他生活在这个家庭当中,为什么周围的人都是有各种各样的不好的品行,而唯独大舜他能够以至德感动天下?我们可以想像得到,他的亲生母亲非常贤德,虽然他母亲过世得很早,可是母亲德行对于孩子的影响是影响一生的。所以大舜的孝,我们可以想像,这是他母亲对于他的影响。他后母也是一个没有德行的人,口里不说忠信的言语,是一个非常凶恶的后母。他的弟弟叫象,他弟弟的性格又很傲慢。他生活在这样的生活环境里面还能够行孝,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家人常常想各种各样的计策要谋害舜,而舜就像孩子般呼号哭泣,就如同一个穷苦的人没有归处一样。可是他遇到这种家庭逆境,他并不觉得他的父亲、继母还有弟弟做得不好,他始终是反省他自己没有侍奉好自己的父母亲,才得不到父母亲对他的疼爱跟喜爱。他是以这种至德的孝行最后感动了上天,我们在历史记载当中看到,他在历山耕田,连大象都来帮他耕种,连小鸟也都来帮他种田,以他至德的孝心感动了天地万物。
       后来尧帝知道了普天之下还有这样的大孝子,就把他的两个女儿嫁给了他。孝这个字当中,是可以衍生出无量无边的福报。一个人福报从何而来?最大的根源就是从孝亲尊师。为什么?因为孝亲尊师是符合我们性德的,跟我们的自性是相应的,自性有无量无边的德能,更何况是这种人间的福报?正是这个道理,他尽孝、行孝,他最后得的福报就非常的大,连老天爷都来报答他。所以尧帝得知之后,后来就把他的女儿娥皇跟女英嫁给了他。
      在这个过程当中,尧王他很想把天下交给大舜,可是也要用很多的方法来磨炼他、试验他,看看他是不是真正具备治理天下的德行跟能力,大舜也都经受过了这样的考验。尧王的两个女儿每天跟他生活在一起,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观察入微的,对于他的德行跟能力就能够看得很清楚,同时也用了很多方法来试验他,这才放心的把天下交给他。为什么?一个国君他能够找到很好的继承人,天下的老百姓才会有福报。后来尧帝就把皇帝的位子让给了他。
     在大舜的心目当中只有父母。他受到家人这样的谋害、折磨,他每天孺慕号泣,他那种赤子之心和孝敬的赤诚,不因为这些艰难困苦而改变,为什么?因为他的心中只有父母而不知其他。他心心念念想的是如何能够得到父母的欢喜、父母的欢心,他始终都没有看到父母身上有任何的缺点。这种亲爱精诚的程度,他为什么可以得到尧王对他的信任?就是从他这种孝德、至情至性当中感动了天下之人。连像他父亲、继母这样的人,他都能够用他的孝行来感动,当然他对待天下百姓,自然能够以仁爱存心。连大象跟小鸟都受到感动,都来帮他种田。这是舜王的德行。
      在周朝也有一个孝子,叫做闵损,也就是我们熟悉的闵子骞。闵子骞也是他的母亲很早就过世了,父亲就娶了一个后母。后母后来生了两个儿子,当然有了自己的儿子,对于前妻所生的儿子,她就自然而然不喜欢,总是心有所偏向。到了冬天,后母给自己的儿子穿上了非常暖和的棉衣、棉裤,可是给闵子骞穿的是芦花做的衣服。
      有一天,父亲让子骞帮他驾车。在冬天的时候,驾着车,风刮得那么猛,天气那么寒冷,而他身上穿得如此的单薄。因为身体冷得发抖,他在驾车的时候,就抓不住车子前面的革带,车子在开的过程当中就出现了状况。父亲当时就非常生气,他说你母亲给你穿得这么暖和,你竟然连车子都驾不好,就拿了一个鞭子抽打他。这个时候,就看到在他衣服里面的芦花飘出来了。父亲知道了真实的情况,知道后母在虐待他,就非常的生气,就想把他的后母赶走。想不到闵子骞小小的年纪,他就对父亲说了这样一句话,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继母在的时候只是我一个人受寒,可是如果您把母亲赶走了,我们兄弟三个人也都失去了母亲的疼爱,三个人也都要受苦。父亲看到闵子骞这么感人,小小的年纪,就念念的为父亲着想、为母亲着想、为他的弟弟着想,这种孝悌之心也感动了他的父亲。后来他的继母得知了这个情形,也非常的后悔,于是就改变了她从前的行为,对待闵子骞就把他看成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
      李文耕先生说:读闵子骞苦苦挽留母亲的这段话,“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确实是从他的真诚心当中流露出来的肺腑之言,即使是铁石心肠的人,听到这样的话也会受到感动。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闵子骞他至诚的孝心、孝德是多么的淳厚,他能够用这种赤子之心、孝亲之心来感动他的父亲,感动他的母亲,感动了全家。一个家庭这种家和万事兴、其乐融融的太和之气,都是从孝子一念的恳切之心当中,把太和之气真正的转回。
      做为儿女、为人子女者,看到闵子骞的这个故事,我们内心当中也是深受感动、深受触动的。我们在历史上看到这么多的忠臣、孝子,在他们的生命当中用一颗真诚心、用一颗孝心,上演出人生的一出又一出的好戏,让我们千百年之后的人们都非常的感动。
     《论语.为政》篇当中也有这样的一段经文,子夏问孝,孔老夫子回答他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夏问孝,夫子回答他“色难”,做为一个孝子,他如何来行孝?夫子是说色难,色就是脸上的颜色,今天说的动态。譬如我们对父母长辈,有的时候虽然表面上没有表现出来,但是内心里面有不满,像这种情况之下,就是色难。我们对于父母首先必须能养,这是养父母之身,这个是普通的情况。养,我们前面说过养不只是养身,还要养心,让父母终日都能够很欢喜、很高兴,更是重要的一点。而孝顺孝顺,孝是以顺为贵的。夫子说色难,这就是提醒我们,养父母不只是养身,同时养心、养志也是非常重要,让父母能够心情愉快,非常的高兴。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馔”雪公在这里谈到应该是作“馂”,馂就是吃完了没有剩下的。也就是说,我们为父母、为老师所准备的这些饮食,很符合父母的心意,就如曾子养他的父母。为什么?老人有时候他身体虚弱、胃口不好,或者是他身体通常有一点小小的问题,可能口味比较重,有他特别需要的、喜爱的饮食。做为孝子,做为儿女来讲,要了解我们的父母、长辈他们喜欢吃什么,不是说我们准备饮食都是顺着自己喜好的来吃。譬如有的时候,我们父母、老师年纪大,根据他身体实际的状况,有些食物是能吃,有些食物是不能吃的,跟我们年轻人身体的需求是不同的。在这个时候,不能让父母随顺我们,而是我们要随顺父母、随顺老师,顺着父母老师的饮食习惯,总是希望老人的身体能够调节得很好。年轻人可能会特别喜欢某一种食物,但是这些食物父母、老师他现在身体的状况是不能吃的,我们年轻人要随顺老人,不能让老人随顺年轻人。
      好,这里为什么说弟子、先生?这个地方是问孝,说到弟子、父母,这是一个比喻,举例子。而生我者父母,给予我们慧命的是老师,我们用孝亲之心来对待父母,也要用同样的心来对待我们的老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虽然老师和我们之间是没有血缘的关系,但是老师传给我们道,老师长养我们的慧命。而实际上,慧命比生命它的意义还要重要。对于老师的孝敬和孝顺父母是相同的,只是在一些事相上有所不同,而实际上它的原理原则都是相同的。譬如为老师,老师过世的时候是“心丧三年”,不服五服,而父母去世则是守孝三年,这是形式上有所不同,但是实质上都是相同的。为什么老师过世是心丧而不服五服?因为老师是在九族之外。既然跟孝顺父母道理是相同的,就是心丧是和我们实际上在服丧的心态是相同的。
    下面说“曾是以为孝乎?”“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对父母也要服劳务,有酒食也馔而有余,但是这是对于老师、对先生恭敬,这样是可以的,而对于父母就要加上色难,我们前面说过的色难。
     孝确确实实是我们人的一生当中德行的大根大本。我们是立足于天地当中,是三才者之一,“三才者,天地人”,而连动物都有这样的孝德,譬如我们看到乌鸦会反哺,它都知道来养它的父母。人因为有受到好的教育,都很懂礼,念念都不会想到要离开自己的父母。即使出外做官,也是游必有方,人即使离开了父母,但是他的心并没有离开。逢年过节的时候,我们中国人重视团圆,再远都要返回故乡和家人团聚,“每逢佳节倍思亲”。像狐死必正首丘,这是人跟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天性,他不忘根本。中国人他死在外地,骨灰也要返回家乡,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这样的一种习俗、这样的风俗。而在《礼记》当中说,姜太公虽然封在山东,三代都是葬于陕西,这是全为公,人有公有私,而像姜太公他是公而忘私。
    因此,“慈乌反哺,小羊跪乳”,对于父母的孝敬这是我们的天性,也是万事万物的天性。我们看到现代社会,确实是失去了伦理道德的教育,做为年轻人,不知道孝顺自己的父母,也不知道友爱兄弟,完全是自私自利。我们看看这些小动物,有的时候做为人都会感到很惭愧。譬如之前跟大家分享过在澳洲图文巴,我们在去年到了澳洲,师父上人就特别嘱咐,要在澳洲立一块石碑。这个石碑不是纪念哪一个伟人,不是纪念哪个名人,而是纪念一只小鸟。为什么?因为在很多年前,就在这个庄园当中有一只鸟它的配偶死去了,它配偶死了之后,这只小鸟就在它配偶走的这个地方徘徊了三天三夜,而且不吃不喝。当时谦师在旁边要喂养它,给它一点吃的、给它一点喝的,结果观察它是滴水不进,三天三夜守候在它配偶的旁边,久久的不忍离去。我们看到连小动物都这么有情有义。五伦当中夫妇这一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我们做为人,往往不能够持守五伦十义,在世界上看到背信弃义,或者是家庭不和,经常在外面有外遇,这种情况很多,离婚率都特别的高。反过来看这个小鸟,它虽然只是一只小鸟,但是它的生命活得有情有义。为了纪念这样的一件事情,就在澳洲图文巴的山上,庄园的花园里面就立了一块小石碑。连动物都还知道孝顺父母,配偶之间都还这么有情义,我们想想看人是不是应该要做得比它们更好?
     乌鸦有反哺之恩。当老乌鸦它已经很老的时候,它飞不动了,天天只能生活在鸟巢里面。这个时候它的儿女就会去外面觅食,回来来喂养它的父母亲,乌鸦会照顾它的父母。羊有跪乳之恩,小羊吃奶的时候跪在地上,这是天性。我们看到这个情形确实是非常感动,连动物当中都能够看到父子有亲、夫妇有别,这种至诚至信的亲爱。
    五伦,这里面有两个是天伦,有一伦是半天伦。父子、兄弟是天伦,夫妇算是半天伦,他们有了儿女之后就算是天伦。天伦是自然的,本来就是如此。为什么我们在现代社会当中五伦会失掉?往往是因为没有受到好的教育的缘故,归根结柢还是教育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中国的历史上,中国的社会是非常重视伦理的教育,伦理的教育是我们中国教育的特色。这是从胎教、从孩子出生的时候就开始教。我们看到小朋友他一出生,眼睛张开的时候,他的小眼睛就已经在观察这个世界了,小耳朵就在聆听,他眼睛看到大人的一举一动、言谈举止,印象就印在他的心里,天天看、天天听。为什么《弟子规》是做为父母跟老师,要把它演出来给自己的儿女看?这是因为孩子他学习吸收的能力很强。在他小的时候,父母亲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他就已经在认真的学习跟模仿了,到了六七岁的时候,你看他的样子,父母亲教出来的样子就已经很有点小大人、小圣贤的风范。
      我们现在学习《圣学根之根》,小朋友就是要把他教成一个小圣贤。古人所谓的“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孩子他小时候,“三岁看八十,七岁看终身”。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都非常重视童蒙时期的教育,为什么?因为这个时期教育把他教好了之后,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他小眼睛、小耳朵所看所听的,就已经在自己的父母、老师的身上看到了这种身教。所以他的德行养成,会影响到他一生的行为。而这个德行就是我们现在所学的这部《弟子规》。
    《弟子规》在从前是属于家庭教育的范畴,不但是父母教,包括一些长辈、一些尊长也是教,哥哥姐姐也是教。当我们弟弟妹妹有做错事情,有时候父母不一定来得及管教,而我们的哥哥姐姐他们可能就会及时的纠正我们身上的问题。《弟子规》是最好的一份家规,可以说人人都要去遵守的,在家庭里面,不只是小朋友,而是男女老少统统都要遵守。
    我们去弘明幼儿园参观,就看到弘明学校就非常重视孩子品德的养成。在布告栏上面,都是用《弟子规》来规范孩子的品德,看到孩子、小朋友他每天都有做到《弟子规》的哪一条,而且是亲师配合,他的父母跟老师是默契的配合。因为孩子他不仅是在学校,回到家里的时候,他有没有把《弟子规》的这些方方面面去做到,回到家也是要有这门功课的。所以小朋友有做到,父母亲也会把它写出来,老师就用《弟子规》这样的规范来培养孩子的德行。
     在孝敬幼稚园、孝敬小学里面,学校的校长、老师也是非常重视《弟子规》的教育。孩子回到家里的时候,有的是三四岁,有的是四五岁,从小他们回到家里就要给爸爸妈妈煮饭,每个小朋友要学会帮厨或者是去做菜,然后还要给父母亲洗脚,给爷爷奶奶捶背,这些都是回到家里的功课,非常重视这些德行的养成。有的父亲一开始不理解为什么要把孩子送到这样的学校来,后来发现这个孩子回到家之后就特别的孝顺、特别的恭敬,整个气质、谈吐、德行跟别的小朋友就完全不一样。本来这个父亲他是做企业的,不太了解孩子为什么小时候就要学习《圣学根之根》、学习《弟子规》,结果他一看到自己的孩子进了孝敬幼儿园、孝敬学校之后,变得这么乖、这么孝顺。妈妈也跟着改变了,譬如有的家庭里面,妈妈本来都是不会做饭的,现在因为跟着孩子一起成长,孩子学做饭,妈妈要不做饭那怎么说得过去?所以厨艺也大幅的提升,家里的人都能够吃上这母子俩做的温暖的饭菜。这是在孝敬幼儿园里面,我们听到很多真实的例子,都非常的感人。
     《弟子规》是家庭的教育,是人人都要遵守的。孩子他从小就学会,他一生能够保持不改变,养成习惯,习惯成自然,这是我们中国代代相传的教育理念跟特色。
      中国人非常重视孝、爱,中国人有这种亲爱精诚,爱好和平。在中国古书里面常常看到,很少只讲国家,都是讲天下,确实是把族群、国家的观念融入到天下,所以在一生当中,也是能够贯彻落实“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凡是人”就不只是包括某个族群、某个国家,并不是这样的,中国人的心量自古就是很大,所想到的就是天下,这种心量也是古圣先贤的教化所教出来的。有这种“仁民爱物”,仁民是爱人,从爱人展开来爱物,爱动物、爱植物、爱大自然环境、爱宇宙当中的万事万物,这是我们中国传统教育的特色。
     我们学习《弟子规》,这是真正符合中国代代相传的圣贤教育,它最根本的原理就是通过“入则孝”这种孝敬的亲爱精诚,从小在家庭里面培养,然后走向社会的时候,我们心量放开,就能够把这种孝亲的亲爱推广到一切人、一切族群,乃至于宇宙之间的万事万物当中。人的一生,这种爱的教育、这种孝的教育,不但能够给人带来幸福美满的人生,也能够给社会国家带来长久的安定跟和谐。
      好,今天时间已经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谢谢大家!

                                                                                                                        上传;王玉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