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奶奶照顾病床上的徐霞村 【法治中国警示网 陈运发】 据河南商报记者 唐韬/摄 河南商报记者 杨桂芳报道:2月14日,《河南商报》A09版《“四年了,啥时能正常喝一口水”》一文,报道了平顶山鲁山县7岁男孩徐霞村被藏獒咬断喉咙,求医四年的遭遇。文章刊发后,广州、广西、河南等地的许多爱心人士为他加油并解囊相助,累计捐助善款三万余元。 近日,河南省慈善总会接起“爱心棒”,为徐霞村的后续治疗募集资金。 【爱心】一位奶奶捐了5000元 “孩子怎么样了?”2月16日下午4点多,在郑州银基商场对面一个商店门口,王奶奶拿出省吃俭用的5000元交给徐霞村的奶奶。“孩子早日治好,我就高兴。” 一位宋女士给河南商报记者打来电话说:“我工作忙,没法给孩子送过去,麻烦您帮我转交500元吧。” 还有许多网友,通过河南商报微信公号“记者陪你去办事儿”留言,为小霞村加油打气。 自从徐霞村的遭遇被大家得知后,徐霞村奶奶的电话就多了起来。但许多爱心人士连姓名都不愿意留下。徐霞村的奶奶说,我想把他们的名字都记在本子上,让孩子长大后看一看,记住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可好多人要了账号后,就匆忙挂断了电话。 【接力】省慈善总会接起“爱心棒” “听说孩子的奶奶为了给他治病曾经沿街乞讨,我心里很是难受。”河南省政协原副主席、省慈善总会会长邓永俭看到《河南商报》的报道后,痛心地说。 鉴于他的特殊情况,2月24日上午,河南省慈善总会对徐霞村展开爱心接力,决定先从“贫困儿童大病救助”项目里拿出两万元,用于徐霞村目前的治疗。随后,省慈善总会将持续关注他的后续治疗情况,并通过多种渠道为他募集和筹措后续手术费用。鲁山县慈善协会也通过近期的呼吁,募集了一万元,帮助徐霞村渡过难关。加上之前的捐款,截至昨晚,共募集善款6.5万元。 “孩子,你要坚强,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去读书、去上学。”河南省慈善总会秘书长刘高贵在病房里与徐霞村“拉钩”时,徐霞村笑了,承诺要“早日上学”。 【感谢】全家终于看到希望了 “我们全家终于看到希望了,有了信心。”自从不再为医疗费用担忧后,徐霞村的奶奶脸上露出了笑容。之前,徐霞村的奶奶在医院中独自照顾孙子,年近六旬的她几乎不吃不睡。“吃不下去,来的时候带的两万块钱都是俺们驻村书记募捐来的。” 现在,徐霞村也不像刚来医院时那么害羞了,“吃饭”比以前多了。“那么多好心人,我都不知道咋感谢人家?”为了让孩子能记住这份温暖,徐霞村的奶奶用一个本子记住这些好心人的联系方式,没有姓名,就用“阿姨”、“叔叔”来辨认。“要让孩子长大后,回报社会,帮助他人。”徐霞村的奶奶说。 现在,这个希望已经在7岁的徐霞村身上生根发芽,他盼望着早日出院,去上学,长大后开救护车救人。 【进展】医生:有信心治好小霞村 2月21日,徐霞村做了喉镜检查,结果显示徐霞村近期恢复不错。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咽喉头颈外科主治医师张鹏说,最近让徐霞村试着进行了进食,吞咽功能恢复得不错,现在孩子整体恢复还可以,精神状态也比较好,预计三四天后可以出院,等七八个月后再进行一次手术。张鹏说,有信心治好小霞村。 “真是谢谢你们,要不是《河南商报》把我们的难处给报道出去了,我们都不知道后面该咋办?”徐霞村的奶奶反复地感谢河南商报记者。 “感谢《河南商报》这个平台,让孩子有了希望,如果不做手术,孩子以后的生活不敢想象。”徐霞村所在村庄的驻村第一书记宋普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