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訊 中国新闻时訊社特约記者.CCTV央视<<影响力人物>>釆编陈运发报道:
约在 三.四年前, 经朋友介绍, 笔者结识了他--杨五昌,一个普通的青年检察官,现年32岁,鲁山县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科科长,几年来,他一步一个脚印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
今年是他从事检察工作的第十一个年头,在过去十年里,4次获评检察系统“先进工作者”、3次荣立个人三等功,2015年被评为河南省检察系统先进工作者。一个个荣誉见证了他为检察事业奉献青春的十年。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年轻科长,一睹他的风采…… 宝剑锋从磨砺出:勤勉的实干者 2014年七、八月份,正值盛夏、酷暑难耐,在这个本该避暑纳凉的时节里,一条条乡间道路上出现了几个年轻人的身影,他们手拿皮尺、标杆、GPS等工具,顾不得身上的汗流浃背,在偶尔路过的人们疑惑的眼神中一遍遍地测量着路面。这是杨五昌和预防干警进行农村道路建设预防调查的真实写照。那段时间,他每天都带着同事们颠簸于鲁山县各个乡镇,测量道路、向当地群众了解情况,骏马是跑出来的,强兵是打出来的。两周的时间里行程1800余公里。预防调查完成后,原本就不足百斤的他整个人又瘦了一圈,同事们心疼地说:“五昌,该补补身体了!”他嘿嘿一笑:“是该补了,不过得先帮他们把制度漏洞补上!” .
2015年年初,杨五昌带着同事们对全县的烟叶生产补贴开展专项预防调查。烟叶生产补贴无论是化肥、农药等物资的发放,还是机耕费等现金的补助,都是以烟叶种植面积为基础的,查明烟叶种植面积是搞好这项预防调查的关键。但烟叶种植面积真正落实起来并不容易,地块纵横交织、地貌千差万别,但对于他来说,情况越是复杂越能激发他追求真相的决心,查阅地底儿、实地丈量,他把这次预防调查的主战场延伸到田间地头,随着一块块种烟土地面积的核实,烟站上报烟叶种植面积不实、烟叶种植收购合同未按法定程序签订调整等问题被一一发现。在向县烟草专卖局发出检察建议之后,组织烟草局生产部门负责人、烟站主任等开展预防告诫,县烟草局迅速展开整改,对三个烟站主任给予行政警告处分,对生产科长进行了诫勉谈话,出台《烟叶生产经营规范制度》,明确烟叶种植面积核查公示程序,建立烟用物资出库单管理制度、烟叶补贴资金通过专用存折发放等一系列措施对烟叶生产补贴工作进行了有效规范,烟站也主动将违规资金上缴国库。
万紫千红总是春:全能的多面手与查办职务犯罪的惩治作用不同,预防工作重在教育和挽救。杨五昌在担任预防科科长之后在宣传警示教育方面也下足了功夫。每次开展警示教育之前都是他最紧张和忙碌的时候,收集整理典型案例、研究行业职务犯罪特点和防范对策,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2小时的一场警示教育,他经常要花上几天甚至几周的时间准备。他常说:“听课的都是有知识、有水平的国家干部,不认真备课怎么好意思上台。”为了提升警示教育的效果,他利用工作之余收集了大量的材料,编制印刷了《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读本》小册子,在今年鲁山“两会”期间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发放,受到广泛好评。
他还收集了大量预防职务犯罪宣传短片、微电影,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让警示教育变得有声有色。40余场警示教育让这个30出头的小伙子俨然成为了一名“老讲师”,数千名国家工作人员经过警示教育也成为依法行政的有力推动者。在开展宣传警示教育过程中,他有着自己的“门道”。在农村两委换届期间,组织开展送法下乡活动,给选民讲解法律知识、发放检民联系卡,给新任“村官”上廉政课……一系列措施护航换届工作顺利进行。举报宣传周、宪法宣传日,一个个时间节点都是他开展宣传警示教育的切入点;庭审观摩、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一场场活动都是他开展宣传教育的触动点。标新立异二月花:机制的创新者工作中展现出年轻人特有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2014年,在开展职务犯罪分析时,考虑到鲁山作为国家级贫困县,惠农扶贫倾斜支持力度大,并结合近年来查办农村基层站所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情况,向院党组提交了《预防农村基层工作人员职务犯罪专题报告》,这份报告引起院党组的高度重视,经研究,鲁山县院出台《强化教育,遏制农村基层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巡回法制宣讲工作意见》,院党组成员分包县域乡镇,带领分管干警开展巡回宣讲,这一创新机制使得预防农村基层工作人员职务犯罪上升到全院高度。
在开展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中,为方便外地企业查询,预防科安排专门工作人员值守,实现材料齐全、随到随查。同时精心编排印制了《行贿犯罪档案查询指引》,制作了行贿犯罪档案查询流程图、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申请书样本,使得查询所需申请材料一目了然,一系列做法赢得了企业广泛好评。 ( 编辑 : 陈运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