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郑州3月8日专电(记者王烁)“以前爸带我看病,现在爸病了我不能抛下他。”正上大学二年级的赵德龙幼时患小儿麻痹,父亲骑车载他四处求医。手术后,他终于能走路并考上了大学,父亲却因病瘫痪,行动不便的他毅然决定带着父亲上大学。 3岁半时,赵德龙患上小儿麻痹症,两条腿都不能动。父亲对他说:“孩子,别怕,爸带你去你想去的地方。”于是父亲在自行车后座旁挂了一个竹篓,骑车带着他四处捡破烂儿卖钱,为他求医。 20岁时,腿脚不便的赵德龙,推着轮椅上满头白发的父亲,走遍了大学校园。“刚来洛阳第二天,我推着我爸去校园里转了一圈,他可高兴了。”赵德龙说,“以前我不能走的时候,爸带着我看病。现在爸病了,走不动了,我更不能抛下他。” 赵德龙出生在河南灵宝市城关镇东关村,他是家里唯一的男孩,两个姐姐早已嫁人,日子都过的不宽松。妹妹也不再上学,外出打工了。他母亲精神状况不太好,仅能照顾自己的吃喝,管不了家里的事。他父亲患脑血栓已有10余年。 生活的坎坷促使赵德龙发奋学习。2014年8月,他收到河南科技大学录取通知书,激动的赵德龙扑在父亲怀里哭了好久。他知道,父亲为了供他上学,患脑血栓十几年都没舍得花钱去医院。 2015年8月,赵德龙的父亲突然病情恶化,被送往医院抢救。虽然经过治疗病情有所稳定,但他双腿僵直无法正常行走,生活无法自理。从学校赶回一直在医院陪伴父亲的赵德龙最终决定:带着父亲上学。10月,赵德龙从村里借来一辆旧轮椅,推着父亲坐上了开往洛阳的火车。 “小时候,我离不开父亲;长大了,父亲离不开我。许多人对我带着父亲上学的事儿很惊讶,可我却觉得这没什么。”赵德龙说,子欲养而亲仍在,是他的幸福而非负担。 为了更好地照顾父亲,赵德龙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房。一边上学,一边自己做家务。学校得知此事后,为赵德龙父子俩安排了免费的爱心宿舍;而赵德龙也更加刻苦学习,获得了学校的奖学金、助学金,并在学习生活之余打工兼职,补贴家用。 赵德龙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许多爱心人士希望资助他们父子俩的生活。赵德龙都婉言拒绝了。当记者问他为何时,他却反问记者:“你看我的生活缺什么吗?有爸爸的陪伴,我觉得我什么都不缺,为什么要麻烦别人呢?” 生活的坎坷,使赵德龙体会到了同龄人所不能体会的艰辛。但这些并没有改变他时常挂在脸上的笑容。他在日记中写道:“携父上学,是学业不可废、家父不可弃。生活虽艰难,但乐观的心态最重要,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