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彭波)“2015年,各级检察机关强化法律监督、狠抓司法规范、稳步推进改革、大力加强自身建设,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新贡献。”在全国检察长会议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高度评价一年来的检察工作。 从平反冤假错案到反腐“打虎拍蝇”,从公益诉讼到专项立案监督,过去一年,各级检察机关坚定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使命,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有力的司法保障。 最高检的两起抗诉案 2015年12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对最高检抗诉的马乐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案作出公开宣判,马乐被改判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913万元。“这起案件彰显了检察机关对司法的监督和对法治的坚守。”最高检公诉厅厅长陈国庆表示,在马乐案办理过程中,三级检察机关始终坚守着不让个案错误判决误导司法实践的底线。 2016年2月1日,浙江省高级法院公开宣判,撤销原审裁判,宣告陈满无罪。从最开始地方检察机关抗诉要求改判死刑,到最高检第一次向最高法提请无罪抗诉,陈满案记录着检察机关追究公平正义的艰辛。 开展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对近两年办理的案件逐案排查;颁布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八项禁令,制定刑事案件审查逮捕指引;健全检察环节重大冤假错案发现报告、审查指导、督促纠正机制……全国检察机关以办案质量为生命线,认真履行着指控犯罪、诉讼监督等检察职责。 为发展保驾护航 2015年,检察机关不断强化“服务发展”理念,履职尽责,为生态环境和食品药品安全筑牢“防火墙”。 2015年3月,最高检在全国检察机关开展为期两年的“破坏环境资源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吹响了强化这两个领域法律监督的集结号。从2015年3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监督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3133件3826人,监督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案件2655件3194人,发现并移送查办涉嫌职务犯罪线索71件100人,其中立案56件82人。 无论是制定实施积极服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28条意见,还是深化严打暴恐活动专项行动;无论是部署开展惩治和预防惠农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工作,还是开展国际追逃追赃专项行动,其中凝聚着全国检察干警们的辛苦努力,寄托着他们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殷切期望。 公益诉讼破冰前行 2015年12月16日,山东省庆云县人民检察院因县环保部门不依法履行职责,依法向庆云县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试点工作后,全国首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随后,贵州、江苏、福建、安徽等地检察机关陆续向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 “授权以来,各试点检察院从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社会反映强烈的方面入手,发现了一批适宜提起公益诉讼的案件线索。”据最高检民事行政检察厅副厅长吕洪涛介绍,截至目前,各地共发现线索703件。 2015年对于检察机关而言,是名副其实的改革年。研究制定完善人民检察院司法责任制、开展跨行政区划检察院试点……一大批改革举措稳步推进,给检察机关带来新挑战的同时,也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气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