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春秋老子语,《老子·四十四章》) 解读:一个人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到羞辱;凡事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大的危险。 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战国孟子语,《孟子·离娄上》) 解读:一个人总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 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 解读:面对财富不能随意攫取,面对灾祸不能随意躲避,要考虑是否合乎道义的要求。 临大利而不易其义,可谓廉矣。(《吕氏春秋·仲冬纪》) 解读:面对巨大的利益诱惑而不改变气节,可称得上“廉”。 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清顾炎武语,《日知录·廉耻》) 解读:人丧失了廉德,堕落到违背礼法和道义的地步,其原因都在于没有羞耻之心。 摘自《中华传统美德壹百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