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今天是

深化反腐国际合作 阻断贪官外逃之路

2014-8-23 06:0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97978| 评论: 0|来自: 中国纪检监察报

摘要: 8月13日至15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反腐败系列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21个APEC经济体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等8个国际组织的近90名境外高官参会,国内也有来自有关中央部门、省区市纪委监察 ...
       8月13日至15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反腐败系列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21个APEC经济体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等8个国际组织的近90名境外高官参会,国内也有来自有关中央部门、省区市纪委监察厅和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的近70名代表应邀参加。会议规模之大、规格之高,引起各界广泛关注。
  
  系列会议围绕“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反腐败合作关系”这一主题,对深化以追逃追赃为重点的国际合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会议取得的丰硕成果将对今后一个时期亚太地区反腐败合作发挥重要引领作用。
  
  铁腕惩腐,中国赢得世界赞誉
  
  今年是APEC成立25周年。作为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论坛,APEC不仅致力于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和繁荣稳定,也积极关注反腐败问题,并于2005年正式成立APEC反腐败与提高透明度工作组。
  
  反腐败工作组走过了近十年的历程,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监察部代表中国政府一直参加反腐败工作组的工作,积极参与APEC反腐败行动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今年,中国担任APEC轮值主席国,监察部担任反腐败工作组主席,8月在北京举行工作组第19次会议、反腐败高层研讨会和反腐败执法合作网络(ACT-NET)第一次会议。
  
  在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反腐败工作的当下,这一系列会议的召开更是备受瞩目。
  
  中央纪委监察部领导对此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赵洪祝,多次对会议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国家预防腐败局局长黄树贤出席高层研讨会开幕式,并作主旨发言。中央纪委常委、监察部副部长姚增科主持高层研讨会开幕式。中央纪委常委、监察部副部长黄晓薇,监察部副部长郝明金、于春生出席招待会,与代表们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高层研讨会上,黄树贤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一届党中央领导下,中国反腐败所取得的新成效。重点讲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持之以恒抓作风建设、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创新反腐败体制机制等内容。
  
  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已有30多名涉嫌违纪违法的省部级干部被立案审查。今年上半年,有8.4万人受到纪律处分,比上年同期增长31.5%。
  
  黄树贤的讲话引起境外代表的强烈反响。
  
  经合组织(OECD)副秘书长、代理首席经济学家玉木林太郎对此表示由衷赞赏:“‘老虎’‘苍蝇’一起打,这一提法已被国际社会所熟知。中国铁腕惩腐,赢得本国民心,赢得世界声誉,以行动传递出严厉打击腐败、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的决心,是反腐败的典范。”
  
  俄罗斯总统办公厅官员埃琳娜·波多尔科说:“中国的反腐败工作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和道路,成绩有目共睹。”
  
  新西兰严重欺诈办公室金融市场与公司欺诈部副主管瑞贝卡·罗尔斯熟悉东方文化,她表示,中国对腐败采取零容忍态度,真正承担起了大国的责任,为其他经济体树立了榜样。
  
  深化合作,切断贪官外逃之路
  
  此次会议,代表们讨论通过了亚太经合组织反腐败执法合作网络(ACT-NET)职权范围文件,这一基础性文件的通过标志着ACT-NET正式启动。
  
  建立ACT-NET的构想,于2013年6月由时任APEC反腐败工作组轮值主席的印度尼西亚反腐败委员会首次提出,获得各经济体一致同意。
  
  中国积极推动ACT-NET的建立,提出职权范围文件,ACT-NET的职责定位、组织结构、工作机制等逐渐成形。ACT-NET办公室首年设在中国。
  
  ACT-NET由APEC各经济体反腐败和执法机构人员组成,在反腐败工作组框架下设立,旨在加强以追逃追赃为重点的个案合作、经验分享和能力建设。
  
  ACT-NET第一次会议不仅交流了各经济体在腐败人员引渡、遣返、资产返还等国际合作方面的相关操作程序、方法和案例,还探讨了未来在执法合作网络框架下开展国际追逃追赃技术培训和能力建设等方面的具体项目。
  
  追逃追赃,一直是反腐败的热点话题。
  
  腐败分子携巨款出逃,不仅导致大量资产外流,更严重损害法纪权威和国家形象。
  
  这并非“中国特色”。根据保守估计,全球发展中国家每年有200亿至400亿美元被非法转移。
  
  今年1月召开的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明确要求,加大国际追逃追赃力度,决不让腐败分子逍遥法外。
  
  3月,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内部整合成立国际合作局,加强国际合作、切断贪官外逃之路的思路更加明确。
  
  与此同时,我国利用《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平台开展追逃追赃国际合作取得积极进展。截至今年7月底,我国已与51个国家签订含有刑事司法协助内容的条约,与38个国家签订了引渡条约。
  
  但相对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总体数量,腐败分子在“避风港”的选择上仍有很大空间。
  
  黄树贤指出,要不断充实反腐败国际合作内涵,提升合作水平,把追逃追赃作为反腐败国际合作的重点内容。
  
  “ACT-NET的建立,有望为各经济体在腐败案件的调查、起诉等方面,提供除双边司法协助之外的另一选择。”印尼反腐败委员会高级检察官阿蒂·诺芙扬蒂认为,通过这一非正式交流平台,经济体间的沟通合作将更加灵活便捷。
  
  “中国推进建立ACT-NET所释放出的加强国际合作、切断贪腐官员外逃之路的信号,对腐败分子是一个有力震慑。”中国人民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周淑真高度肯定这一合作机制,“作为亚太地区最高层次的反腐败多边执法合作平台,ACT-NET的成立对于亚太地区各经济体从务虚交流走向务实合作,引导全球预防、打击贪官外逃和非法资金外流等具有重要意义。”
  
  尊重差异,凝聚反腐败共识
  
  商业贿赂是各个国家和地区发展中都无法回避的问题。面对这一世界性难题,没有哪个国家或地区是赢家,大家都是受害者。此次高层研讨会围绕“治理商业贿赂”主题,交流了各经济体打击跨国(境)商业贿赂的经验做法。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商业贿赂治理工作,采取了更加有力的措施,健全治理商业贿赂法律制度、严厉打击商业贿赂违法犯罪行为、推进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建立治理商业贿赂长效机制,取得了积极成效。
  
  黄树贤在高层研讨会上的主旨发言中指出,要有效打击跨国(境)商业贿赂等腐败现象,各经济体应当态度鲜明、真诚合作、坚决打击、绝不纵容。
  
  他提出,要凝聚打击跨国(境)商业贿赂的共识;深化对规则体系中重大问题的研究,尊重彼此的利益关切,尊重各经济体在法律制度、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并在《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框架下开展合作;加强打击跨国(境)商业贿赂能力建设。
  
  “黄树贤先生提出的三项建议切实合理,为未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玉木林太郎表示,经合组织会全力推动这三项建议的实现。
  
  高层研讨会上,公安部介绍了中国加大打击商业贿赂力度的做法,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与大家分享了合规经营的经验,社科院专家分析了中国治理商业贿赂的相关法律,引起了代表的广泛兴趣。
  
  “无论是作为审议国还是被审议国,中国专家都为《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履约审议机制做出了杰出贡献。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与中国合作多年,我们感到非常满意。”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官员弗拉基米尔·柯金说。
  
  此次系列会议得到各方代表高度赞誉。美国国务院反腐败事务协调人戴维·鲁纳认为会议非常成功。“作为主席国,中国做了充分精心的准备和严谨有序的组织。会议所取得的成果,将有效加强亚太地区在追逃追赃、打击商业贿赂、反腐败等方面的合作。”
  
  国际反腐败学院院长马丁·克鲁特纳对中国成功主办此次会议表示祝贺:“会议非常重要,反映了国际社会对反腐败领域的共同关切。感谢中国政府为我们提供了增进了解、分享经验的良好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