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1月4日讯(记者蒋皓)中国和法国首次举办的专题追赃追逃工作研讨会今天在京召开。来自中国立法、司法和执法机关的代表和专家学者与法方共50余人就犯罪嫌疑人追逃和犯罪资产追赃工作,对两国合作追逃追赃的法律制度和协作机制等难点热点进行了深入探讨。 司法部司法协助与外事司司长郭建安表示,中国目前已参加了多个全球性多边公约,并和许多国家签署了刑事司法协助类双边条约。其中,中法两国开展追逃追赃等刑事司法协助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中法两国于2005年4月18日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关于刑事司法协助的协定》,于2006年4月29日正式获批生效;2007年3月20日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法兰西共和国引渡条约》,中方已于2008年4月24日批准生效,而法方表示法国批准该条约只是时间问题。2007年至2013年,法方向中方提出近100件司法协助请求,均得到妥善处理。中方向法方提出4件司法协助请求,也获得了有效回应。 郭建安说,中国政府极为重视反腐败斗争,社会和公众也拭目以待。今年以来,中国有关方面作出一系列动作,在法律规定、体制机制和组织建设上均有新的建树:如包括司法部在内的8家单位成立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办公室、公安部开展“猎狐2014”行动、最高人民检察院部署职务犯罪国际追逃追赃专项行动等;刚刚结束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也提出要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加大海外追赃追逃、遣返引渡力度。这一切都充分表明了中国党和政府加强反腐败斗争的坚定决心。希望双方认真落实联合国公约和双边条约相关规定,在不违反本国法律原则前提下,更加务实地开展合作,严厉打击包括腐败犯罪在内的跨国跨境犯罪。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司法部司法协助与外事司和法国驻华使馆共同举办,是中法建交5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