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吴庄小学是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一所乡村小学,位于佛阁寺镇东南地带,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一直以来学校生源较少,成绩排名靠后,硬件设施比较差,师生流动性很大。 
即便如此,学校从未放弃发展的念头。原校长展启红是一位有着二十三年校长管理经验的同志,毕业于河南广播电视大学。长期的一线管理铸就了他成熟睿智,坚韧不拔的品格,他坚信,只要用心,学校的现状一定会得到改变。大家一致认为,学校要发展首先要从校园面貌入手。经过不懈努力,在学校、政府等多部门的协调下,2018年一座崭新的教学楼在学校落成,与此同时,学校面貌也开始焕然一新。 2019年,杨畔担任新任校长。他以身作则,埋头苦干,主动担任三个班的数学课,并且兼任全校的英语教师、体育教师。他毕业于郑州大学,知识丰富,理论水平高,管理能力较强。在他的争取下,学校引进了一批年轻有为的新教师,其中一部分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一部分是选调过来的教师,这不仅为学校增添了新鲜血液,也为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转机。 
闫鹏辉老师毕业于河南广播电视大学,是学校的业务主任,同时担任一二年级的数学课,为人朴实善良,任劳任怨。 2021年秋季,佛阁寺镇中心校又为学校分配了两名特岗教师:高晓琦和吴敬。同年,教育局选派了毕业于河南大学的月亮湾小学教师朱树理到展吴庄小学支教。 目前,学校目前开设了六个年级共六个班,虽然只有六位教师,但教师们个个工作努力,他们以扎实的教育教学理论,以科学创新的教书育人思想,给学校带来了蓬勃的生机。学校开足开全课程,不但保证主课,而且注重体育、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身体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保证,只有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杨畔校长在工作中特别注重体育教学,积极开展大课间活动。通过体育课和延时课,学生们掌握了大量的体育技能,身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学校计划在2022年秋季举行全校运动会,届时同学们将大显身手,展现体育才能。 书法教学是我校开发的校本课程,由闫鹏辉老师执教,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书法训练。从基本笔画到间架结构,学生认真练习,闫老师悉心指导,学生们的书写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写字兴趣非常浓厚。张文倩同学的字写得特别漂亮,她把当一名书法家做为奋斗的目标。 
朱树理老师特别重视音乐教学。他不仅担任一门主课,还负责全校的音乐课,音乐给学校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也对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有一次,朱老师在班里教唱郑智化的《水手》这首歌,郑智化身残志坚的形象和歌词凝聚起强大的励志作用,深深激励着同学们在遭遇挫折、失落时要有奋起抗争的精神。还有一次,他在班里教唱刘和刚的《父亲》,歌词内容深深的引起同学们的共呜,学生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此时此刻他们体会到父亲的辛苦,体会到父亲对他们深沉的爱,他们决心好好学习来报答父亲。感恩的情怀被朱老师以音乐的形式快速地点燃。 
吴敬老师毕业于郑州师范学院。她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吸收优秀教师的管理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她班里一名女学生父母离异,母亲远在云南,她跟随父亲在新蔡生活。因为思念母亲,产生了偷偷跑到云南和母亲一起生活的想法,和父亲争吵几句后不再上学。吴老师在了解了真实情况,多次进行家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让学生口服心服,重新坐在教室里。在吴老师精心管理下,班里的学生变得懂事了,整个班集体风气正、学风浓。学生关心班集体,乐于助人,懂礼貌,遵规守纪,热爱劳动,积极进取。2022年5月,吴老师在佛阁寺镇中心校师德师风主题演讲比赛中获得最受欢迎教师称号。 
高晓琦老师毕业于周口师范学院,在教学中,她以教材为依托,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学习《金色的鱼钩》,她教育学生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告诫学生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用革命烈士的鲜血换来的;学习《梦想的力量》时,她教育学生要像瑞恩一样关爱他人;学习《金钱的魅力》时,她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她把育人作为首要目标,并融入到平常的教学中,收到良好的效果。她所教的班级里学生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2022年5月她被评为佛阁寺镇优秀教师。 …… 星光不负赶路人。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在2022年秋季佛阁寺镇素质测试中,展吴庄小学多门学科成绩名列前茅,向家长们交付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发掘校本资源,开展具有特色的延时课,多次收到佛阁寺中心校和教育局表彰。2022年“六·一”儿童节那天,学校举办了“喜迎二十大,欢乐庆六一”联欢会,节目形式多样,精彩纷呈,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回荡在校园的上空。 
“萤火虫萤火虫慢慢飞,夏夜里夏夜里风轻吹。怕黑的孩子安心睡吧,让萤火虫给你一点光 ”。展吴庄小学的全体教师 ,就像小小萤火虫一样,他们虽然力量微弱,却成为农村学子的指路明灯。他们风华正茂 ,他们充满激情 ,他们以校为家 ,他们以农村教育为己任,为新蔡县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自强不息,开拓创新。新蔡县展吴庄小学教师团队必定不辜负家长们的信任,昂首阔步走在奋进的路上,为打造地方名校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者:朱树理 编辑:宋艳 王宁 |